寫在前面:
這篇文想寫了好久,終于還是決定把它完成。之所以一直猶豫搖擺,只不過覺得這個話題,過于沉重,又似乎無關痛癢。只是于我而言,是這一段時間以來,我的心路歷程。
一.
很早之前,曾經玩笑式的表白。我以為,于他而言,我是不一樣的。
他會在練聲時細心認真的教我調腹腔的氣發聲,他會生氣的斥責我的周日晚起,他會把我吃到一半放置在旁的冰搶走,他會在我們四人一起吃飯時總坐我對面,他會把我們三人帶回他奶奶家吃飯,他會在一圈人圍著他要看照片時把手機遞給我說,你不就是想看著這張嘛,我點給你。用我聽起來只覺寵溺的語氣。幾次他說“是時候找女朋友了”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他看著我的眼睛。身邊的人似乎都只是空氣般的存在。
然后的然后,我感覺到了自己內心的悸動。
可是,
自作多情跟對號入座是最大的自以為是啊。
然后就是莫名的尷尬。好在那段時間不曾再見。一笑而過。如今還是朋友,只是再沒有當初的那種肆無忌憚。
我不知道喜歡一個人該是怎么樣的。只是在那個時候,他曾是我的目標,曾是我想要變優秀以及更優秀的動力。
在這個故事里,沒有王子與公主的童話,也沒有丑小鴨變白天鵝的勵志。得到婉拒,也曾因為看到相似的場景莫名游神,也曾在半夜輾轉反側郁郁不能眠。但所有的自虐并沒有任何意義。我在每一次的失落之后,都有自己的體悟。
所有的求而不得,終究都會是過去式。
當然我現在也依舊在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自己,只是再無關于他而已。他仍就優秀,只是也是朋友。
二.
很多人都經歷過考試吧。高考那種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日子一定還是記憶猶新的吧。但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中考。
我的成績不算拔尖,但也不至于淪落置底。最后一次的模擬考出奇的正常發揮,因此自得而冒險。踩在縣重點錄取分數線上的彌補不了填為第二志愿近十分之差。代價便是在一所普通高中熬三年。
普通高中的升學率可想而知,(至少我這兒每年應屆考上2本A以上的,也就一手之數。)所以學校除了普文普理,還有藝術類。學校之所以有開設,原因很現實,所以我也不想駁斥些什么。
每年藝考生千千萬。而我恰是其中一員。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藝考是一個捷徑,是一條砸錢就有本科的捷徑。他們看不到我們只有兩天的暑假,看不到我們對文常抓耳撓腮的郁悶,看不到我們成沓的A4紙作業,看不到我們外出考試的奔波。當然,他們也不能明白,我們等待學校 查詢成績時的所有情緒,那是一種審判式的等待。
而于我們而言,每一次藝考成績的等待,都像是一次慢性自殺。
所謂喜極而泣,是真的。所謂如墜谷底,也是真的。
我的后桌,人送外號:大舅。
大舅每天早晨都是最早的一個,即便是在專業集訓的日子。在隔近百米遠距離校門口,也可以聽到他從教室門口傳出來的讀書聲。并且,日日如此。
他的勤奮是所有人公認的。 可是,沒有被學校認可。十所學校出了八所,無一有好消息。他的臉上是希望落空的沮喪。我沒再說些什么。可是,今早來教室的時候,我仍從樓下聽到了他的讀書聲。
我問他打算如何。
他說,也就這樣了。
我看到他臉上淺顯的難過,卻沒從他眼中看到半點墮落。
我們無法決定明天的天氣,無法管控別人眼中的判斷與定義,也無法掌握合格證的所有。我們只能把握自己的心態,這也是我們唯一能把握住的東西。
聽起來很可憐,可是,現在的每一刻都會過去。我不愿意因為結果的不如意而連帶拒絕回憶那段埋頭努力的日子。
我一直覺得,與其抱怨,還不如實干來的踏實。至少,不要因為自己的陰雨,遮住了別人的太陽。
該來的總會來,只是早晚而已。無論是學業,愛情,還是工作。
謝謝所有點開它的讀者,能看到這里。每個人至少都幻想過些什么,可我們畢竟不是生活在童話中,大多數人也不可能僅靠幻想度這一生。但是,騎著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還可能是蘇東坡呀。你要能認清現實,認清自己。 在愿景實現之時,擁抱它;在愿景錯過之時,笑別它。我們終究不可能活在自己的愿景里,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茍且。我們總要長大,只是早晚的問題。愿你也能明白,不是所有的事實都可以遂愿。即便在一次次的失望之下,也請不要失去了重頭再來的勇氣。
只有熬過最銘心的苦痛,才能迎來最暖的光陽。
我一直相信。
2016.04.15.午
彼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