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化野的朝露不會消失,鳥部山頭的青煙一直彌漫在天空,將是何等的索然無味!正因為這世上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才格外美好。(《徒然草》)
巖井俊二用故事里套故事,過去交織現在,錯過伴著分離,遺忘轉而開始,死亡衍化重生的交叉重疊方法,佐以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美,真情流露地為我們娓娓道來一封《情書》,讀完令人掩卷之余仍覺哀感余緒之情繾綣流轉,揮之不去。
“物哀觀”簡單地說即為“真情流露,當人心接觸到外部世界時,觸景生情,感物生情。心為之所動,有所感觸,這時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悅,或恐懼,或悲傷……”這一些的低佪婉轉,便是渡邊博子對藤井樹(男)死去后的思念憧憬。影片開頭的中景、特寫、大全景;屏著的呼吸、抖動的眼瞼、握合又放開的手指、白雪皚皚的群山之中深到自行愈合的腳印、黑白兩色的經典搭配……營造出和諧沉靜的美感,即使開頭便是祭奠這種人生哀事,巖井俊二拍攝出的卻是靜默的而非痛斥。
《情書》帶有20世紀日式的含蓄,用抒情的方式描摹安靜的浪漫,在追憶中發現暗戀,在浪漫中打磨極致。
本片一線是渡邊博子對死去男友藤井樹的追憶懷念,她從藤井太太的手中接過藤井樹國中畢業紀念冊,心念所動,她用筆抄下了阿樹國中的地址,她先是抄在掌中,一頓,換到了雪白的手臂上,細節之處可見心思的細膩婉轉。敬啟者:藤井樹/你好嗎?/我很好。信的內容不過如此,簡單明了,再多的反復,最終也只成書六字。就如豬八戒所說,石子投進水中,無聲,最是深不可測。小說中博子小姐把他在藤井樹祭日里投遞信的行為戲稱為“一個陰謀”。雪依舊在下,下在神戶,也下在小樽。另一主線始于感冒的藤井樹(女)收到的渡邊博子的信,她在床上輾轉,自以為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笑得趴在電腦上咳個不停。藤井樹的惡作劇引來的是博子小姐的關心,還有附上的感冒藥。
這部電影戳我的另一個點在于兩個互不相識的人相互給對方寫信,我最不舍的書《查令十字街84號》,跨越大西洋的書信,紐約的女作家海蓮.漢芙和倫敦的書商弗蘭克.德爾之間的彼此問候,互相取暖。渡邊博子借書信知道了阿樹的第一次點名、第一次排班值日、第一次被選舉圖書委員、第一次拿錯別人的英語試卷、第一次被女孩表白,也知道了那87本借書卡上的87個名字——藤井樹。而藤井樹(女)也在分享回憶中發現了年少時的朦朧青春,那本最后一次見他被要求還給學校圖書館的《追憶似水年華》,里面夾著同樣的借書卡,上面寫著他們同樣的名字“藤井樹”,明明就握在手中,卻咫尺天涯,正面是名字,背面是肖像畫,一看便知那是從筆端溫柔流瀉出來,一筆一劃勾勒、縈繞于心的朦朧情事,“尋找藤井樹的游戲”是應博子小姐的拍照請求而浮出水面的,巖井俊二用脈脈含情的筆觸抽絲破繭,低低訴說兩段可貴的愛情,渡邊博子的眷戀,藤井樹的朦朧。
女藤井樹的媽媽在談起死去的丈夫時說:“人若是死了,就容易被人忘記。”男藤井樹的媽媽感慨死去的兒子:“那孩子多幸運,居然能讓你在他去世后還保持著妒意。”遺忘的背立面是開始,而渡邊博子在知道了自己與男友的初戀(暗戀)對象長得仿若同出時,依舊不可抑制的思念他,即使知道這可能是他對她一見鐘情的原因。秋葉這個人物不討喜,至少一開始是,對比柏原崇在白色窗簾后若隱若現讀書時的憂郁神顏,紅色火爐映照下的秋葉初始的確讓我覺得他油膩和猥瑣。不過,我應該是要對他道歉的,即使他用無禮的要求讓藤井樹(女)自證自己是藤井樹這個名字,卻不妨礙我喜歡那個和博子小姐在雪中等候,用腳踢著周圍雪時,流露出無聊、煩躁、無奈卻默默陪伴姿態的秋葉,他在大熊山吶喊“博子現在是我的了……好啊……好啊……”,此時“狡猾”的秋葉先生是渡邊博子的勇氣,是他讓她來見她的阿樹。這場告別,不再是恬淡到靜寂的思念,而是壩口泄洪的奔騰,深情不是一樁悲劇,也不必用死來句讀。
問候依舊“你好嗎?我很好……”每個人對自己愛的都很小氣,卻不妨礙他們有大氣的付出,你看秋葉,你看渡邊博子,她可是把那些阿樹的青春都寄還給了他的初戀女友(暗戀)。
“我很好。”此時的藤井樹(女)并沒有因為感冒轉成肺炎而死掉,她的感冒好了。片中的爺爺佝僂得脖子都縮進了后背,他十年前背過兒子去醫院,可兒子還是死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論是男生與女生之間的愛情故事,還是兒子與孫女的感冒高燒。雪下得好大,爺爺跌倒在雪里把一半的頭都埋了進去,可他依舊在四十分鐘內把孫女送到了醫院,他的眼神太堅定,就如大熊山般屹立,他不會讓死亡重演,即使他七十六歲了。
不破不滅,向死而生。片中的死亡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概率極小的,但不管是高燒肺炎還是登山失足,卻在提醒著我們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生活無常,人生無常,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請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寶貴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