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本文講述“道”行天下福佑蒼生。治理大國就像烹飪鮮美的小魚,以這個道理治理天下,鬼怪就不會作祟示現天下。此處類比論證治國的道理,也由此看出天下萬事萬物皆有“道”.用心體悟“道”,就會發覺“道”既有個性也有共性,甚至是旁逸斜出的獨立。治國本是天下最大的事情了,但是其道理和煎小鮮魚的道理一樣。魚就像人民一樣,雖然聚在一起看似整體,但其質柔嫩。如果想烹飪出鮮美的完整的魚就需要耐心,火候不能太大,太大就會一面焦了,另一面還不熟,火候要溫和持續。另外就是不要任意翻騰。小魚一翻就容易翻爛、反碎。治理大國也應該一樣,統治者不要三天兩頭搞什么運動,不要動不動去折騰老百姓,不要輕易干涉老百姓的生活,這樣國家才能搞好。這反映了道家“清靜無為”“垂拱而治”的治國思想,與現在“不折騰”“不擾民”的治國思想也是一致的。不是鬼怪不示現顯靈了,即使示現也不會傷人了。不但鬼怪的作用傷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雙方和睦兩不相傷,所以德性相融歸入本源。雖然這里看似是談的都是鬼神迷信,那么就曲解了其中的深意。其實這里的事情不是神鬼之事,而是天地間有些不可見的無形力量最善傷人,那就是圣人與神鬼。明著的是圣人,暗中的是神鬼!首先,常識告訴我們,對于治國大人來說,明的勢力很難治理,譬如人心構成的勢力看起來是明的,但是無法滿足無法化消,就會成為問題。但是暗的勢力更難對付,因為誰都無法在此用上力氣來整治,有勁使不上呀!所以治國者自身的需要的態就是“穩”,有足夠的容忍天下的胸懷,有足夠的行德施與天下蒼生,有足夠的性子辨識“鬼神”和“圣人”……這就是治國的大“道”。
生活中自我的性情和體悟的狀態也是如此。遇見一件稱心之事或是體悟到“天人合一”的微妙,正覺得樂不可支之際,突然一陣陰風刮過來,讓你心情恍惚,身體不由自主,神散氣滯,不知所之!這就是俗話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哪里德行有虧,操行不正,就會有物來傷!“以道蒞天下”,淺言之,就是俗話說的“平時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打門”。細說的話,還要明白自然好像“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是那么簡單的,那里面有不可見的無形力量會養人,也會傷人,這些都是最高端的妙性本質,需要自我格外注意。這里面還有一層意思大家都不容易體察,就是圣人其實知道關于神鬼之事,尤其深明實乃自然妙道之現象。而常人對此自然無形的法則,則甚為無知,以為真有神乎其神鬼乎其鬼之事。所以圣人不過是以大道合至道,則所謂萬物表象其中有陰德合轍,非但互不相傷,而且互相輔成之,兩廂得真平衡,乃屬交歸之德大象也。其實就是那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科學道理,總以為不明白的理論就是神秘。一切的神秘現象乃至神通其實完全出于無知的精神認知。
企業運營中管理者的管理策略也是“若烹小鮮”。現在企業人員的脆弱程度更為不靠譜,所以能夠培養出干事情的團隊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除了管理者自我的能力和個人德行的魅力,就應該是管理者對待員工的態度和策略。既能慢火使其熟,又能耐心翻煎使其完整不失。雖然團隊中各色人都有,如何使其互相制約而不發生內部的矛盾勾心斗角,又能夠團結在一起共同進取呢?如何讓立場態度截然相反的員工都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企業成長呢?這是需要管理者很強大的態度和行德。
莫急功近利求成,和溫拿捏穩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