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原文:故計國事者,則當審權量,說人主,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一也。故雖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可索之。此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
譯文:
所以謀劃國家大事,就用“量權”之法,要對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仔細權量,游說國君就用揣情之法,要打探游說的對象心里的真實想法。一切謀略和考慮的出發點都在于此。善于運用量權和揣情之術的人,就可使自己獲得富貴,使別人落于貧賤;使自己得到重用,使別人被人輕視;使自己獲得利益,使別人受到損害,使自己取得成功,使別人最終失敗,他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有先賢圣王的經驗,圣人智者的謀略,如果不用揣情和量權之術的話,也無法弄明白那些隱蔽的東西。量權和揣情是謀略的根本,游說的法則。
學習心得:
揣測客戶需求,權衡其需求的重要性,滿足客戶需求,做到初步謀略的鋪墊,這樣才能使得我們在后續的操作過程中達到自己的目的,揣測實情,量權其比重,分清主次,制定計劃,實現目標!
馬新
201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