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打小學三年級起,媽媽就跟隨爸爸外出打工,家里就剩我和年過花甲的奶奶相依為命,所以留守兒童的影子貫穿了我整個青少年時期,而媽媽的角色也絕大部分由奶奶來承擔,說她是我的媽媽一點也不為過。
雖然我的媽媽年紀有點大,我們之間由于代溝產(chǎn)生的沖突并不少,但她給我的愛卻不亞于任何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這時常讓我感到慶幸,甚至有些驕矜,我想我沒有跌落到自暴自棄的命運里大概都是她的功勞吧。
每一個清晨醒來,每一個深夜睡去,每一個孤獨的時刻,我都會想起她,想起那段有她陪伴的日子。
回憶里帶著四分歡喜,六分羞愧。歡喜得是她曾經(jīng)那么無條件地愛著我,給了我爸媽無法給予我的愛;羞愧得是我曾經(jīng)那么殘忍地傷害她,以至于我的靈魂一輩子都得不到安寧。
02
那時候我讀初中,每周周日下午放半天假,其余時間都在學校,周一早上需要趕回去上上午的第一節(jié)課。因為我家在村里,學校在鎮(zhèn)上,所以每次上學,我都要五點半左右起床去村口搭最早一班車。
一個冬天的清晨,我睜開朦朧的睡眼,起來洗漱,準備上學。躺在我身邊的奶奶迷迷糊糊中跟我說,“丫兒,我起來給你下碗面,要得不?”我按著她,不讓她動彈,耐煩地說,“不用了,你好好睡覺”。
洗漱完,我收拾一下就準備出門,奶奶這時披了一件大棉襖,一直跟我在后面絮絮叨叨。踏出了大門,我扭頭說,我走了,你別送。啪啦一聲把門關上了。她那沒說完的話就戛然而止了,我聽得見門那邊的她在怪罪我關門干嘛那么急。
但那時的我話很少,以冷酷、沉默來宣言青春期的到來,不愿意跟她交流,我就徑直往前走,沒回頭。
我曾很多次告訴奶奶,不要站在門口送我,她聽出來我是嫌棄她老,老得難看。為了不給我丟人,她后來選擇偷偷地在窗口看。被我發(fā)現(xiàn)后,我告訴她也不要站在窗口看我。
當班車經(jīng)過我家門口的時候,我又看到房門窗戶口熟悉的背影,她又掀開窗簾的一角偷偷地送我,她眼神跟隨著汽車行駛的速度,一直在選擇我,可是當時自尊心作祟的我裝作沒有看見她,沒有跟她示意,她就在慌亂的尋找中目送我一次又一次的離開。
很多次看到她瘦弱的身影,我淚如泉涌。我覺得自己很殘忍,我開始后悔我這周為什么沒有陪她好好說話,我為什么不能好好道別。我無法想象我年過七旬的奶奶怎么一個人度過嚴冬臘月。我甚至幻想假如我沒有上車或者從車里下來,奶奶指不定會多么驚喜。雖然這樣的情景我想了很多次,但我沒有一次這樣做。哪怕我做了一次,我現(xiàn)在也不至于那么后悔。
雖然事情已經(jīng)過去十幾年了,但我總也忘不了門被關上的一瞬間她那哀憐的眼神,忘不了她在窗戶口目送我時緊張的神情。我開始拼命地回憶關門的那一刻是不是很多次撞到了她鼻子和夾到她手,果真那樣,我今生都無法原諒自己。
每次當天晚上我去商店給奶奶打電話報平安,她告訴我,她在我書包的內(nèi)口袋里塞了200塊錢,我頓時就喉嚨梗塞,聲音沙啞。
那時候我的錢都是我爸爸按月打到我的卡上,奶奶的錢都靠我伯伯差送,有時候伯伯忙,兩三個月都沒來,奶奶就靠跟村里人借錢湊合,她手上沒有閑錢,即使有錢都給我買菜買零食花了。我不知道這200塊錢她是從哪里來的,也不知道她自己沒有錢一周怎么撐過來的,可能就是一日兩餐,稀飯加腌菜。
年輕總是會用一些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為了掩蓋我內(nèi)心的感動和愧疚,我每次都會吼她,讓她不要偷偷塞錢給我,我自己有錢,可是這并不奏效,每次返校我都會收到一筆巨額零花錢。這錢我一直沒動,留著給她買炒粉、面包和棉靴。她每次看到我給她買的小禮物,她笑得像個孩子。記得我曾經(jīng)給她買過一雙深紫色的涼鞋,她總是會跟別人說這是我丫兒給我買的。在漫長而痛苦的青春期里,這是我唯一為她做得一件可以稱贊的事情。我是多么不孝!
03
就在我快要結(jié)束我叛逆的青春期,大學畢業(yè)進入社會時,她卻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驟然離逝,享年八十歲。我和她從此陰陽相隔,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我最愛的人走了,我再也不是一個幸福的小孩了。那些我還沒來得及說的道歉和感謝再也沒有機會說出來了,我的世界天崩地裂,電閃雷鳴。沒有她,我甚至不知道我怎么活下去。
后來我一直相信她沒有真正離開過我,她就是我每天上班路上遇見的一片片翠綠的樹葉間斜漏下來的陽光,她化成風,化成了陽光,化成了綠意,始終陪伴著我,我才慢慢從悲痛的心情中走出來,迎接沒有她的明天。
但我始終忘不了她,而且隨著年輪漸長,我對她的思念愈加深切,對她的記憶也愈加深厚,她不是出現(xiàn)在我記憶里,就是在我的夢里。
我的媽媽給了我第一次生命,但我奶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長大了,變成了你。
在這個母親,我最想感謝的人還是你,我親愛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