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而又無效的溝通,令人沮喪
在公司,昨天今天為一件事忙亂的焦頭爛額,費力不討好。上午跟主管交談一會,匯報了這兩天的工作。強烈感受到工作進展的不順心和高壓力。
事情是這樣子的:我方客戶需要一份產品檢測報告,委托我方銷售進行處理。我被安排跟進此事,找檢測機構,安排檢測產品用以檢測,協調銷售和檢測機構確定報告的格式,最后敲定報告,出具報告。本來不是很復雜的事情,現在看起來并不簡單。
這件事,讓我吃了許多教訓。
畫了一幅思維導圖,明晰下這件事概貌。
在以給出最后的產品檢測報告,完成合同簽售的目標下,整件事情的處理遇到許多問題和阻礙,自己的處理方法也不妥當,這些都暴露出自己在人際溝通,思想傳達方便的問題和缺陷。想起有這么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只有通過做事情才能客觀暴露自己的不足,很多主觀看似完美的人在經歷事情后都顯得支離破碎。 我想,很有必要總結下,并對此作出針對性的改變,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正如上面思維導圖寫的,在處理這件事情過程中,一方面業務員傳過來的需求變更太頻繁,每次有新的需求了,我都打電話跟合作檢測方溝通,來回個三次,已經把自己搞的身心疲憊,效率還不高。有的時候,業務員推過來的需求明顯是不合理,我正面拒絕了他的要求后,業務員建議問問檢測方,我沒能再堅持自己的判斷,這樣又增加了一次溝通,拉低效率。。對于檢測方,他們是能少事就絕不多事,越簡單越好。每次我提過去的要求,基本都被否定抑或是變通的回旋拒絕,在這樣的情形下,我自己沒有自己的主見,對方說什么我就認什么,被牽著鼻子跟著走,很被動。甚至是,對方的今天的說法和昨天明顯不一致,我都沒察覺,更談不上對比,也就不會追究了。不管是面對合作機構,還是面對業務員,我的溝通都是失敗的,都是無效的,這樣子的溝通讓業務員對自己的專業度產生了質疑,讓檢測方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反思整個事情的過程,自己的不足到處都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事情,大部分時候都是依據本能作出反應,或者憑借自己的間接的理論進行處理,事情處理的很糟糕,自己也很被動,所有的壓力無意中都聚集在自己身上,痛苦不堪。。提煉下自己的不足:1.面對新事物,沒有整體的處理思路,眼界很狹窄,很容易陷入別人的思路,被牽著走;2.作為一個溝通中間人,對兩邊傳來的信息沒有甄別,甲方反饋回來信息后,原封不動的傳遞到乙方,結果是乙方不同意,又機械的將乙方意見傳遞給甲方,如此反復,沒有效率的溝通;3.在和不同身份的對象進行溝通時候,溝通技巧不夠,對有些現象的反應很本能,當然也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對比經理處理事情的方式,明顯感受到他的老練和自己的稚嫩;4.整個溝通過程中只是輸入別人的觀點和建議,沒有輸出自己的想法,導致自己表現的很不自信,對面不合理的要求,采取默認態度,自己在人性方面表現些許軟弱,不強硬。
針對這些問題,我得作出些應對對策,改變現在的自己。希望下次在溝通中能提高自己的溝通效率,不再讓自己疲于奔命,掉進被動的溝通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