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注定值得紀念的日子,就在今晚,西安的姜凌鴿老師——姜姐答應做我的師傅啦!
我激動得拼命尋找微信里那個跳著轉圈的小企鵝的表情符號,隔著屏幕想告訴她,這就是現實中的我此刻的心情。
我把此歸結為主動追求的力量,說得難聽點就是厚臉皮、死纏爛打的結果。連我自己都想不通,不知天高地厚地發了幾條微信,怎么姜姐就愿意收我為徒弟了呢?
我起初是想請教姜姐幾個問題,姜姐很快回復,我卻受寵若驚,得寸進尺,一下子沒收得住,打破沙鍋追到底,直到她答應為止。
這就好比突然有把刀架在姜姐脖子上,我覺得她應該有些被逼無奈,只好答應了。
正當姜姐真的答應了,我心里除了高興,冷靜下來,還是覺得心虛。
一來覺得自己不夠格,二來生怕自己打擾了她的時間,她平時相當忙。
這種憂慮,大概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盡管自己信誓旦旦地向師傅保證,一定好好努力,爭取做個好徒弟,不給師傅丟臉。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是要付出時間和心血作為代價的,甚至,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天賦”這兩個字存在的。
五個手指頭總有長短,我就暫時做她徒弟中的后進生吧,這樣安慰自己,似乎釋然了一些。
兩年前,在語文濕地年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姜姐,她永遠像一朵燦爛的向陽花,開到哪里,哪里艷麗無比。
那段時間,我遇到了人生中難以選擇的難題,姜姐看出了我的心思。
在那個不知有沒有星星的晚上,我只知道,姜姐拉著我的手,走在成都的街頭,鼓勵我走自己想走的路,好好寫下去。
而在之前,我就像個局外人,只是在我們共同的群里的一個有自己頭像的符號,常常潛伏,平時很少冒泡。
那時候,我就知道,她是群里很多老師崇拜的偶像,撇開她的個人榮譽不談,讀她的朱雀展翅新浪博客,我知道她學校的朱雀文學社搞得有生有色,編輯的校刊《朱雀文苑》,在全國獲得了很多大獎。
緊接著,我看到她總是對別人的問答,有求必應,就像個百事通,更像是無處不在的語文110。
于是,我也厚著臉皮私下向她請教如何處理圖片。
她并把我當成陌生人,一點一點教我,告訴我寬高比例,如何剪切、調色,把操作截圖發給我,過程條理清晰,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節省了很多時間。
直到我自己開了公眾號以后,我都覺得,姜姐那時候教我的是最實用的步驟。
只是,在成都的那個晚上,我都沒有機會跟她當面說聲“謝謝!”
因為一路上,她都在鼓勵我,指點我,一不小心,就到了賓館了。
第二次見面,是在去年7月25日,揚州最熱的時候,她和定琴姐、永娟姐一起在南京講學,路過揚州,來看我。
我一直沒有忘記,我當時激動的樣子。
見面的時候,我和他們聊了自己的想法,姜姐沒有評判,更沒有為我做決定,從頭至尾一直露出淡淡的微笑,大概也是默許我朝著自己的方向,去做,去堅持。
她是想告訴我,無論自己在什么樣的環境、什么樣的境遇中,都要活出自己的狀態,哪怕走得慢一些。
誰都不能辜負自己的成長。
在她的關注和鼓勵下,我像一只蝸牛悄悄地往上爬,我的公眾號一直在持續地有節奏地更新,她幾乎每一篇都為我點贊。
我知道,并不是我寫得好,她是用這種方式激勵我好好寫下去。
我就像個被贊揚長大的孩子,確實也進步了不少。
有一天,她又把我拉到秦風群里,她在帶領一群人成長,并沒有忘記遠在揚州的我。
我就像個失散多年的家人,重新回到了溫暖港灣。
我當時覺得很意外,片刻后,我就讀懂了姜姐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在幫我,督促我、鞭策我不要懈怠。
但她從來不會讓我覺得格格不入,反而在群里表揚我,佳梅,幾乎天天寫。
我當時特別感動,卻沒有向她表達。
她就是那種幫助了別人,卻不給別人機會說謝謝的人。
今天這個人,愿意接受我,做我的師傅。
我卻還不知道如何做個合格的徒弟。居然,傻傻地百度搜“拜師”,出來一大片儀式,我不禁嫣然一笑,自己竟然這么俗氣。
我師傅是一個具有大愛的人,她幫助了很多人成長,從來不會計較什么拜師儀式,或者,我能夠取得進步,才是她希望看到的。
寫到這里,我也想到了很多幫助我的人,不管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不管是素未謀面的,還是天天相見的,來到育才實驗,身邊很多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都可以稱為我的師傅,我必須要學會感恩。
學會愛身邊的一切,這也是我師傅用行動告訴我的人生真諦。
就像,我帶著困惑問師傅一個問題,她發來一串文字,反問我一句“你想放棄?”我就有了答案,迅速回了兩個字“放棄”。
師傅,今晚,我把自己貼上郵票寄向遠方,托付給你,只因,我也愛這土地愛得深沉。
201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