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溫故了一下伯凡.日知錄,關于德經中的一段話分析的的淋淋盡致,通過斑馬和獅子的例子,以及曾國藩減法的人生,感覺收獲頗豐,今天就來做個分享。
多則惑,少則得,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道德經》
世間的事真是千奇百怪。記得小時候,物資短缺,大家都把能吃上一口飽飯作為最大的目標,并無更多奢求,因此,每當能吃上一頓肉,便覺得是最大的滿足。
很多人都渴望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是最幸福的事情,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有一個機會穿新衣服,還可以收壓歲錢,所以,在今天的人看來,那時的年才是真正的年,是真正充滿樂趣的。現在的人,吃的多了,反而不知道要吃什么了。吃的營養了,肥胖的人越來越多;物資豐富了,各種問題就來了;衣柜里的衣服多了,反而不知道要穿哪件出門了;娛樂項目多了,碎片化時間也多了,人心也亂了。
幾十年前的人,沒有太多欲望,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令人迷惘的歌舞享受、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沒有車水馬龍的都市的繁華。他們是單純的,因為選擇較少,因而較易于滿足。心情舒暢了,問題就少了,幸福指數就高了。他們有所畏懼,所以,沒有人敢越雷池半步,整個社會似乎很太平。
讓我們選擇的機會多了,我們就會不知道該要什么;而沒有什么讓我們選擇,我們只能得到我們面前的東西。一個人一旦要求的多了就迷惑了,反之,若是要求的少了才能專心的得到。
幸福與金錢無關,與內心相連。很多人窮其一生追求幸福,所以拼命賺錢。賺到錢了,才發現其實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財富的多寡,而在于心靈的真正自由,未曾愧對任何人,心胸坦蕩如日月。真正的幸福也許是每天能安然入睡,然后第二天早晨能淡然地醒來,不慌不忙,清楚地知道這一天該干些什么。
我們的一生,其實不需要擁有太多。
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個最低的位置,就會形成價值洼地,最終的贏家是我們。
他通過斑馬和獅子的例子和曾國藩減法的人生,充分闡述了以上兩點。
一、斑馬和獅子的例子
斑馬沒有讀過道德經,但是它會反過來運用。 斑馬為何在非洲的稀疏草原上生活下來?永遠不要在獵物面前顯示為個體,永遠不落單,永遠保持一個群體,讓獵物迷惑。 獅子是識別獵物品質的高手,它在靜靜的觀察,識別個體,因為它不是去捕殺獵物,而且去讓它們犯錯,一旦它們犯錯,就是它們致命的錯誤。
二、曾國藩減法的人生
曾國藩的成長史,其實就是一個做減法的歷史,曾國藩的一生就是做減法的一生。他做減法,不是在他的資源和能力上做減法,而是在他的視野和目標上做減法。
他生下來就渾身長癬,這種病一旦發作,有點生不如死的味道,撓出來渾身都在淌血,但關鍵是有的地方撓不到。每當難受時,他就蹲在鹽水缸里泡。曾國藩有了這個病,他就遠離了我們普通人很難遠離的東西:一是不能喝酒;二是不吃辣 ;三是不近女色。他的管越做越大,但是應酬越來越多,應酬要出去喝酒,就要各種花天酒地,他是沒辦法去接觸的。所以他日程是非常簡單的,也是非常固定的,應酬也是越來越少,因為個性的原因,與人相處的并不是很好,很多人也不喜歡他;這樣他的時間越來越多,他的家書一封也沒缺,寫完一遍還要抄一遍存檔,他真的沒那么多時間嗎?他的這個減法被迫的,誰讓老天給他這個病的,讓他自我迭代。
曾國藩在仕途上混的其實并不順利,但是他有一個機緣,就是突然急剎車。在古代,官員都要遵守一個傳統,如果家里頭有長者去世,不管你官當多大,你都必須馬上辭職,回老家守喪三年。這種事情很多官員其實是不愿意的,風頭正勁的時候,你必須停下來。但是對于曾國藩來說恰恰就是是幾次守喪都讓他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而且發生了一個質的變化。在仕途上因為他的這種認死理,習慣于評判人的性格,幾乎讓他寸步難行。正好這個時候他又必須回到家中,他的弟弟妹妹都在家里,剛開始他還改不掉自己的毛病,天天教訓他幾個弟弟,他的幾個弟弟都怕他,找理由都到外頭去,最后他抓住他幾個弟媳婦天天教訓。但終于有一天他發現這是有問題的,一個人管所有的事情,最后自己就會作繭自縛。
所以在守喪期間,他完成了一次自我改變,又做一次減法。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只看結果,不評判過程,謙卑的把自己當成一個合作伙伴,不要把自己當顧問式的老師,整天讓人做事情還要教訓別人,需要把自己的視野和欲望降低下來。
曾國藩在人生中會急剎車,很多人在人生中總感覺自己很重要,其實這個地球離了誰都照樣可以轉 ,我們需要有“甲肝思維”,其實我們并不是那么重要,不要像八爪魚一樣,去管所有事情,最后就會作繭自縛,我們需要學會急剎車,學會做減法。
三、學會運用合作理論(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從古到今一直存在,只是它體現出來的價值不一樣。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科技的更新,所體現的價值也在隨著變化。
我們體會到最多的就是和顧客的互惠原理的運用,像有些品牌通過打折或者贈送禮品等方法來和顧客發生著互惠。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同性,當購買商品時都是會問有沒有折扣等活動。這種現象也不能怪顧客,這也是外界活動的一種自然刺激導致的結果。
人們都希望先得到再給予,在我們的店面第一沒有折扣,第二沒有贈品。那么顧客憑什么來購買我們的商品呢?只要來過我家的顧客首先要讓他們滿意而歸。讓顧客知道我家貨品變更快,價格實惠,最主要的要給顧客最好的服務,不管售前或售后都要做到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顧客心甘情愿的買單,互惠原理在其中也就悄然的發生了。
互惠原理的正確運用非常的重要,簡單的說就是付出了,給予了他人,才能換回我們想要的結果。在這里我們應該注意付出,只有百分百的付出,才能換回更好的結果。
現實生活中的互惠有兩種,直接互惠和間接互惠,直接互惠看臉;間接互惠看名聲。
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增加忠誠度,降低價格和成本的敏感度,推薦一本書《超級合作者》,可以去看看。
在人生的早期階段里,可以是多學點東西的,因為我們的人生還沒有定型,我們的興趣點、興奮點、擅長點都還沒有定數,這時把網撒得大一點,在未來的人生中他選擇的面會寬一點。這個階段里,人生是在做加法。三十歲應當是一個分水嶺,這時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一生的職業和奮斗的方向,不能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蠻干了。這時,我們就要做減法了,需要轉換思維,把自己放在不那么重要的位置上,不要像八爪魚一樣,去管所有事情,學會再適當的時候降低我們的欲望,縮小我們的注意力覆蓋的范圍,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上,形成屬于我們自己的價值洼地,那么,我相信我們都會成為最終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