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本質:期望與現狀的落差
二·解決問題的流程:發現problem,選定作為具體課題(必須解答的提問)的question,找出answer。
三、問題類型:
1.恢復原狀:掌握現狀·分析原因、緊急處理、根本解決、防止復發
2.防范潛在:確定不良狀態、預防測策略、發生時的應對策略
3.追求理想型:資產盤點、選定理想、行動計劃
四、如何區分問題
1.從目的區分:恢復原狀和追求理想型
2.用顯在和潛在的觀念區分
五、解決問題的優先級:緊急性、重要性
六、如何發現問題
1.發現問題的關鍵:對變化敏感
2.常問自己六個問題
現狀與期待狀況之間有無落差
現狀是否發生變化
是否有哪部分進行不順利
是否有事情未達標準
有沒有部分不是期待的狀態
如置之不理,是否會發生不良狀態
3.SCQA法
situation狀況-complication障礙-Question疑問/課題-answer Analysis解答
七、如何分析問題
恢復型問題:
分析的本質:篩選出問題的構成要素(不重復,不遺漏),理清要素之間的關系。
案例:
注意點:
1、出現的結果是現象還是原因,分析原因深入到什么程度。發現產品有問題時,至少問五次為什么。
2.修繕型問題不需要分析原因。
3.但修繕型問題頻繁發生,則需要分析原因。
分析問題的基礎架構:6W3H
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many
其他分析方法:
1.差異分析
2.標桿學習
3.比較同一現象的時間序列變化
八、如何確定所分析的原因的正確性,即如何確定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成立的必要條件:
1.視為原因到餓因素與結果之間有關聯性
2.視為原因的因素發生在結果之前。
3.沒有其他干擾因素。
潛在型問題:
由下而上:從個別的狀況和現象,思考可能發生的不良狀態
由上而下:假設發生某種不良狀態,再思考引發這個狀態的原因
追求理想型問題:
核心:定位理想。
規劃性課題:
1.設定時限理想的期限
2.列出必要條件
3.學習技術活著知識
4.制定實施計劃
如何制定實施計劃:甘特圖、PERT/CPM(計劃評核術/關鍵路線法)
九、解決問題
關鍵:設置出本質性的課題
替代方案:
1.先不作任何評價,列出替代方案
2.腦力激蕩:不批評別人想法、盡量提出大量想法、自由奔放的發言、發展別人的想法。
3.方案評價標準必須清楚
4.確認替代方案是否能解決問題
5.不可退讓的制約條件
6.期望條件
7.給期望項目評分比重,再評價替代方案。
8、負面評價
十、常用的分析策略
MECE分析架構:
1.結構分析
2.流程分析
3.矩陣分析
常見策略:
1.事業戰略3C:自家公司分析company、競爭對手分析Competitor、顧客和市場分析Costomer
2.行業分析5力:目前產業競爭、新加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供貨商議價能力、購買者議價能力。
3.營銷策略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宣傳活動/拉式策略、公關活動、營業推廣、人員銷售/推式策略)、渠道place
4.事業組合PPM矩陣:問題兒童、明日之星、搖錢樹、敗犬。? ? 橫軸市場占有率,縱軸市場成長率
從搖錢樹攢現金流、將現金分給明日之星和問題兒童,培育這兩者成為搖錢樹,同時把敗家犬結束掉。
5.產品市場矩陣(成長矩陣):市場滲透/既有產品進攻舊市場、市場開發/既有產品進攻新市場、產品開發/目前市場投入新產品、多角化/新市場投入新產品。
十一、消費決策流程AIDMA模型:注意-關心-欲望-記憶/動機-行動
促銷與消費決策的關系
作者:EC餃子
來源:ecjiaozi.com/?
本文由 @EC餃子 授權發布于簡書,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