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很多領域的發展,都具有中國特色,也是正因為這樣的中國特色,我們各個領域才會發展的很好,這種大方向的中國特色很正確,很值得推廣,但小編發現,我們生活中也有些“中國特色”,面對下面這些“中國特色”你會覺得臉紅還是覺得理所應當呢?
中國式過馬路
中國式過馬路是按波的,湊夠一波就走,和信號燈的顏色無關。我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小的時候,大家好像很遵守,隨著年齡的增加,感覺越來越多的人對紅綠這兩種顏色分不清。而且給人的感覺,每個人都很忙碌,每個人都差那么幾秒鐘。尤其是行人和電動車,那真可謂是見縫插針,絲毫不讓的,有一點的縫隙也要鉆來鉆去,根本不會注意信號燈的顏色。現在的交通事故很多時候都是由非機動車引起的。想想我們泱泱大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竟然被一個信號燈搞亂了,感覺真的有點臉紅
中國式補習班
現在的小朋友真的很累,感覺一點玩的時間沒有,家長們充分利用了那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一句話,讓小朋友沒得玩,幾乎課余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補習班,今天學個鋼琴,明天學個古箏,總而言之,就是不能玩,同時這也催生了一個現象,就是老師在課堂上不全面發揮,重點的東西往往一帶而過,等放學了再給學生開小灶,感覺有些老師的腦子真的很聰明,這種方法都能夠想起來。厲害了,我們的老師。最關鍵的就是家長們都有從眾心理,一個班上,如果大部分孩子都報了補習班,估計沒報班的家長就該坐不住了,有沒有人覺得孩子們就是應該玩,課余時間應該好好的玩呢,有的時候,玩也可以很出彩的
中國式紅包
說到紅包,我們并不陌生,現在好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紅包,上學需要紅包,看病需要紅包,有些正常應該做的程序問題,也被注入了紅包的影子,我們總覺得送了紅包以后,事情辦起來會好一些,這就形成了一種不良風氣,送紅包變成了理所當然,沒送紅包的反而成了另類,長此以往,我們都會被紅包打敗的
還有中國式婚姻,中國式教育,中國式的各種各種,盤點起來,應有盡有,小編認為產生這些特色的根本原因就是素質的問題,還有大環境的影響,素質低到是不可怕,可怕的是低還不承認,低還沒有要改變的想法,低并且還要向更低的看齊,這就太可怕了,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讓社會多一些關愛,少一些中國式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