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我們把目標從少年史鐵生轉向青年朱自清,從當代作家的作品轉向現(xiàn)代作家的作品。再次感受作家的人生經(jīng)歷對情感表達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走進朱自清的《匆匆》。
通過預習,你知道朱自清說的匆匆指的是什么匆匆?(時間或時光)剛才老師說了,賞析一個作品從賞析詞語開始,那我就來考考你預習的情況,誰會讀?(頭涔涔? 淚潸潸? ?赤裸裸? ?伶伶俐俐)請你來。錯了沒關系,改了就好。特別是這兩個詞很難讀。誰來猜一猜,什么意思?(汗水不停往下流的樣子,淚水不停往下流的樣子)現(xiàn)在用這些詞語嗎?詞語是有時代感的,其實作家也是有時代感的。出示,四個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都是疊詞)僅這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就有16個疊詞。朱自清愛用疊詞,善用疊詞,出示兩段含有疊詞的文字,一起讀,你有什么體會?
兩段文字:
? ? ? ?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院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兒,踢幾腳球兒,賽幾趟跑兒,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朱自清《春》
? ?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朱自清《荷塘月色》
聽完了,疊詞帶給你什么感覺?(很有畫面感、疊詞很美妙、很富有節(jié)奏感)是啊,朱自清從小生活在揚州,江南溫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朱自清,所以,他的作品就呈現(xiàn)出一種柔而不媚,清新脫俗的特質(zhì)。
二、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好,賞析完詞語,我們一起來賞析作者的情感,接下來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用橫線劃出作者描寫時光匆匆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1.自由讀課文,用“——”劃出描寫時光匆匆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師出示全文)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不舍)請你上來寫。(不舍、無奈、惋惜、遺憾)
好,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的不舍表現(xiàn)在,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感到無奈表現(xiàn)在,讀:(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感到惋惜表現(xiàn)在,讀:(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感到遺憾表現(xiàn)在,讀: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讀著讀著,我們感受到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的無奈與惋惜,對日子一去不復返的惆悵與傷感,同學們,古往今來寫時間流逝的文章多如牛毛,為什么朱自清的這篇《匆匆》會成為代表作之一呢?接下來讓我們好好地去探究探究,去賞析作者的表達。請默讀課文,邊讀邊思,作者到底用什么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劃出相關語句,寫批注。等會兒同學交流說發(fā)現(xiàn)。
學習任務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作者用什么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試著完成:
①找到相關語句,寫批注;
②同桌交流,談發(fā)現(xiàn)。
誰來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運用了排比的方式,為我們呈現(xiàn)了生動的生活細節(jié)。)洗手的時候、吃飯的時候,伸出手遮挽時、默默時,等等。接下來,讓我們用朗讀來展現(xiàn)這樣的畫面。先由同桌讀,邊讀邊想象時光匆匆溜走的畫面。那我們來檢驗一下同學們朗讀的成果。(配樂讀第三自然段全部,紅色標注前面部分。)看大家讀得這么投入,我也想和大家一起讀。給不給我這個機會,那跟我合作讀,我要提高點難度,我來讀紅色部分,剩下部分都你們來讀。(老師讀得抑揚頓挫,非常好!)大家深情朗讀的時候,日子從耳邊飛過了。同學們,你們的日子又到哪里去了呢?請你選擇其中一個句式來說一說。
讀了課文,你對時間的流逝有什么感觸呢?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話把你的感觸寫下來。(自己加上的環(huán)節(jié))
日子就這樣悄悄溜走了,同學們,你們看,朱自清就是把抽象的時間幻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這是這些生活細節(jié),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的不舍、無奈,不斷地惋惜、遺憾。
太棒了,你們發(fā)現(xiàn)了朱自清的一個寫作秘密。還有什么秘密。繼續(xù)交流。(我發(fā)現(xiàn)文中用了很多問號。)此處應該有掌聲。同學們你們看,這兩處描寫,作者連用了十幾個問號,把他的情感通過問號表達出來,讓我們也跟著朱自清的文字一起來問一問,讀:
? ?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現(xiàn)在又
朱自清正是用這一連串問號問出了他心里的不舍、無奈、惋惜和遺憾。這直抒胸臆的連續(xù)追問,讓他的情感表達變得更加的直接和強烈。同學們,你們知道朱自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幾歲嗎?你們猜猜看。(大概是27歲吧。八千多日子)老師來告訴大家,是24歲。那我們再來看看,24歲之前他的人生:
1916年,18歲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17年,19歲升入北京大學本科哲學系;
1919年,21歲開始發(fā)表詩歌,出版處女座詩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22歲北京大學提前畢業(yè),回江蘇省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母校任教,并創(chuàng)辦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社,創(chuàng)辦第一個詩歌雜志《詩》;
1921年,23歲加入文學研究會,是五四時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你心里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1.為什么他那么年輕就感慨時光匆匆?是不是很不合理?學生2.有這么高成就,為什么他還會感嘆時間匆匆?)是啊,24歲的他已然成為文壇的新星,正是他風華正茂,大展拳腳,建功立業(yè)的大好時候,為什么要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呢?不著急,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給你們的資料,看看他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匆匆》,為什么要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呢?快速默讀。
學習任務三:
閱讀資料一、二,邊讀邊思:作者創(chuàng)作《匆匆》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試著完成:
①圈畫相關語句,找依據(jù)。
②同桌交流,說發(fā)現(xiàn):
讀了資料——,我發(fā)現(xiàn)可能是因為:——
資料一:
1898年,朱自清出生于揚州,父親對他的管教非常嚴格,從小就送他去私塾讀經(jīng)籍、古文和詩詞,養(yǎng)成了他和平中正、少年老成的性格,同時也有了傳統(tǒng)文人感時傷事的情懷。
1922年,朱自清與封建專制的父親朱鴻鈞鬧僵,已經(jīng)成家的朱自清只能一人扛起家庭的生活重擔。迫于生計,他只身一人離開揚州來到浙江省臺州市第六師范學校教書,可學校校長并不認可他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這讓朱自清陷入更迷茫的境地。
資料二:
《匆匆》寫于1922年3月,當時的中國正值五四運動落潮期。這場反帝、反封建的愛過運動點燃了民眾的救國熱情,但舊的東西還未摧毀,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于是在五四運動中被喚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著夢醒后無路可走的感受,一腔報國熱情無處安放,于是他們感到迷茫。
社會局勢的動蕩不安,使朱自清對現(xiàn)實感到失落,常常有“看不清現(xiàn)在,摸不著將來”的強烈感受。因為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找不到報效祖國的方向和人生奮斗的目標,所以朱自清感到無限空虛與惆悵,但他又不忍心虛度年華,在風塵中老去,仍然想要有所作為。
(自己過得比較迷茫,和父親鬧僵,校長的不認可,無論對家庭,還是對事業(yè)都不被認可)對國家的未來感到迷茫,對自己的未來也很迷茫,個人的經(jīng)歷和社會的變化也會導致他情感的變化。所以,朱自清有感而發(fā)寫下了《匆匆》。為自己的碌碌無為而感到傷感,同學們,同樣寫時間,曹操在《龜雖壽》中又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又有什么不一樣?
他那么想年輕,他想做什么呢?(出示資料三)(他有個宏愿,他想統(tǒng)一中國,雖然我已經(jīng)到了晚年了,我調(diào)養(yǎng)身心,我依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