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意識到世界荒誕,即便沒有感染上疫癥,也平添了心病,這就是身陷圍城,心陷絕境的征兆。
…………
朋友跟公司員工互動,在一條PPT上配置了一張甘蔗圖,并問大家,甘蔗在本地方言叫什么,卻沒想到出來一連串“意外答案”。
第一個員工回答:不知道,一切以公司解釋為準。
第二個員工回答:嗯,不敢妄議。
第三個員工回答:不信謠,不傳謠。
第四個員工回答:領導說叫什么就是什么。
第五個員工回答:不管它是什么,你們說是鹿,我們決不說是馬。
第六個員工回答:坐等通稿。
第七個員工回答:通稿說它是小麥我也信。
…………
年紀越大越喜歡那些直截了當、講明意圖與人交談的人。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彼此坦坦蕩蕩爽爽快快,現在社會,真沒時間和心思再去胡亂猜想一句別人沒講清楚的話了。
…………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沒關系,它以后還會欺騙你的。
…………
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虧錢,第二條準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條,這就是投資的所有準則。
投資最重要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
一千個人贊同或反對你,并不能決定你是對或者錯,只有當事實證明你是對你才是對的。
…………
只要你不是所有事情和我一致,就是在和我作對。
說不客氣點,這屬于典型的巨嬰思維。
…………
這世界有一些循環結構,一旦形成,就會不斷自我強化。
有破壞性的循環,比如猜疑,越猜疑就越覺得對方可疑,越覺得對方可疑就越猜疑;比如恨,越恨就越沖突,越沖突就越恨。
有建設性的循環,比如表揚,越表揚就越努力,就成績越好,就越得到表揚;比如愛,越愛越覺得對方順眼,越覺得對方順眼就越愛。
每個人都奔走在無意識的循環路上。
差別在于,一部分有自省能力的,會停下來思考這條循環是不是需要調整。
…………
成人學東西,為什么不能長期堅持?
成長在于長期而持續的積累,為什么多數人會半途而廢?
我寫過一些技法,但這不是關鍵。
關鍵在于,你是否建立起了自己的創造系統?
沒有創造的需求牽引,沒有創造所帶來的成就感,積累的動機就會逐漸枯竭。
讓自己成為一個創造者、生產者,這樣,自我教育就會成為天然的需求。
在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眼中,這是教育的關鍵問題。
…………
傲慢的本質:認為對方的價值提供的太有限,不想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
小孩你不能禁止的太多,但你可以挖坑教育他。
他愛玩游戲,就讓他專業進行競技培訓。
他愛看短視頻,就讓他去拍和剪輯短視頻。
把愛好變成一定要做工作,就一定可以讓愛好索然無味。
…………
焦慮就是想象力用錯了地方。
焦慮還來源于對自身過高的要求和現實的懶散形成了一種比較,于是開始了自負狀態。
什么負面情緒80%來源于自身,20%來源于環境因素。
…………
和誰在一起的時候最自卑最愛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