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高中放學回家的路上,我扭頭,看向那個路口,一個背著書包,垂頭喪氣的十七歲的我似乎總能在我的腦海里浮現。這是我第二次路過那個地方,而那種感覺,似乎越來越深,所以我想把它寫下來,才能平復我的心情。
上高中的我,一直認為以后我絕對不會懷念這段日子:雙目無神且無助,看不到照進的教室的陽光和照進心里的歡喜,早上去學校和晚上回家的天空,永遠都是黑色的,路燈打在水泥地上,黯淡的慘黃色與痛苦交織,目光所及,只剩分數。我拼不過他們!
現在在大學的我,反而無比懷念那個我,那個單純簡單的我,那個好像除了分數沒有別的可以動搖我,那個好像除了難受也有很多歡樂的我。
十七歲的我,在晚自習下課以后,與朋友走到她家后,之后的路總愛一個人放空,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這樣慢慢的走在路上,看著小區里別人家的燈光,這家的燈光是紫色的,好漂亮,這家的燈全都開了,明亮的可以把馬路上的垃圾都照的清清楚楚,之后在我家樓下,看著那一點光亮,想起在家的媽媽,她可能睡著了,但卻沒有睡在床上,而是坐在書桌邊,用手支撐身體的部分重量;又或許,她在追一部宮斗劇或玄幻片,正為其中的某個情節而生氣。等到我到家了,媽媽會給我遞來吃的,喝的,為我做好作為陪讀媽媽所需要做的事,而我,就只要寫我的作業就好了,每月一次的考試,決定了那一個月我和媽媽的心情,而我似乎更在乎,因為不僅有月考,還有周考,因此我的心情飄忽不定,時而暴躁,時而沉默,有時又會很開心,無聲無息,悄然變化,而這些,只有陪在我身邊的媽媽最能深切感受到。
十七歲的我,最喜歡每次大考后的那一會時間,因為考試,所以比以往下課都早,我可以不用那么趕 ,去吃上一頓一直都想吃的煲仔飯或者蘭州拉面,就很容易滿足,高一高二都喜歡晚自習與他們一起對答案,高三這個習慣就改了,雖然想知道成績,可是似乎又好像是不那么想知道,因為結果好像都不那么盡如人意。那天晚上,不會寫作業,睡得特別早,? 也是我最安心最滿足的夜晚。
十七歲的我,似乎只能在我再次走在那條路時,才能真切的回憶起,也許過幾年,要很用力很用力的想,才會記起一星半點,而現在的我,最想說現在的自己說:一如年少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