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一年,多了一個小生命,
于是,她每天花24小時的時間照顧你;
3歲,她把你送到幼兒園,你們開始了每天一次的分離,
6歲,你上一年級,你已經有了3年去上學的經驗,不哭也不鬧,
12歲,你初中入學,住校,于是只能每星期回家一次,
15歲,初入高中,住校,開始了一個月回家一次的生活。
18歲,錄取通知書書下來的那一天,她,既高興又擔憂,高興你被理想中的大學錄取了,擔憂的是你從來沒有離家這么遠過,開學的時候,她和父親特意請假,送你去報道。于是你開始了半年回家一次的生活。
22歲,你大學畢業,家里給你打開電話,“實在不行就回來吧,你還有我們呢。”
你不甘心,想著出人頭地,最后,你還是留在了你念書的那座城市,你開始了一年回家一次的生活。
后來的年年依舊如此。
25歲,你帶著你的男朋友回家,她說,挺好的,于是你和男朋友談起了結婚,接下來她忙里忙外,討論房子、車子、彩禮,害怕你嫁過去受欺負,最后出門的那一天,她偷偷塞給你一張銀行卡,她說那里面沒有多少錢,但給你應急用。
26歲,你嫁人的那一天,來了很多人,新郎背你下樓的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了,你和她都哭成了一個淚人……
她就是我們的母親,一位給予我們生命的人。
我們曾在她的肚子里待了十個月,靠吸收她的營養長大,一條臍帶連接著彼此。
只是后來,不知為何她成了你最忽略的一個人。
貳
曾經,他很期待,很期待你的到來,
你來的那一天,陽光很好,他在產房門口走了走去,
護士抱著你出來的那一刻,他笑得像個傻子。
你出生后,他笨手笨腳的學著換尿布,沖奶粉,他想看醒著的你是什么樣子,于是幼稚得故意把你吵醒,你一言不合就開始了哭鬧,他望著你束手無策,于是等來了家人的責罵,
3個月,你一哭鬧,他已經很熟練的開始為你沖奶粉換尿布。
3歲,他送你去學校的那天,擔心了一天,甚至于一整天都在想他的小公主有沒有被人欺負,
6歲,他作為家長參加了你小學的第一次家長會,那天你被老師表揚了,他第一次為你感到了驕傲。
12歲,你上住校的第一個星期,他奉命給你送東西,怕你不習慣學校的生活,
15歲,你有了小秘密,他再也不是你崇拜的英雄了,他失落的問你,你屋里貼的男明星的海報是誰,
18歲,他陪你第一次去那么遠的地方,就為了看看你未來生活4年的城市長什么樣,他會在你和媽媽打電話的時候,偷偷束起耳朵,聽聽你們講了什么。
22歲,你第一次面試失敗,打電話給他,他說實在不行就回來吧,沒關系還有我呢,你老爸還養得起你。
他就是父親,平時對你嚴厲,父愛如山的父親。
漸漸長大,他和母親一樣,也成為了你經常性忽略的另一位。
叁
你是在什么時候發現他們已經不在年輕的呢?
是第一次在他們頭上發現白頭發的時候?還是他們不會用智能手機和你視頻的時候?
是你不小心崴腳了,他背起你走一段就開始喘氣的時候?還是你發現你周圍的朋友同事有父母生病得癌癥的時候?
你慢慢的害怕,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夠,害怕有一天不能夠留下他們。
可是這個世上本就沒有不散的宴席啊,終究有一天,他們會在你記憶的長河中消失不見,讓你尋不著,忘不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肆
曾經有人做過統計,假如父母還能活30年,到80歲,還能陪父母多久時間。
答案是720個小時,合計30天。
不敢置信吧,怎么可能才30天,事實確實如此。
我們總是忽略父母,忽略他們為我們付出的一切,理所當然的享受著他們對我們的愛。
我們漸漸忘記,他們也是需要我們關愛的。小時候,我們曾經以為他們是無堅不摧的英雄,長大后,才知道他們也是普普通通平凡的勞動者之一。
只是他們舍不得讓你看見,他們脆弱的樣子。
怕你擔心,怕你難過,也怕你在沒有了依靠。
伍
后來,我們漸漸長大才發現,我們始終虧欠著父母并將一直虧欠一生。
我看過很多人的背影,漸漸長大,才發現唯有父母的背影最讓我揪心。就像小時候他們送我們念書一樣,現在變成了每次我目送他們離開。
《目送》里有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就是你和他們今生的牽絆,你們有最親密的關系,身體里流著相似的血液,你遺傳了他們的一切,好的,壞的,最后你目送他們離開,而后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如果可以,我多想用我的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致世上所有的父母,愿你們歲月長留,年老不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