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長輩一頓罵,然后說了——做大事,要有大氣度,小事或背里的手段都使不得,如此以往就會沒了做大事的思維和意識 ,靠"小聰明"勝一時勝不了長久,聽后,反思良久,往前推,現今社會大家都愿意跟凡事都規規矩矩的人打招到,因為結果可以預期嗎。都害怕吃虧,為了減少損失,跟規矩有原則的人打招到也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規矩、原則、很難把握,你說做生意循規蹈矩就是規矩,凡事都是實實在在去做,但是,競爭對手卻能在規矩中找到出處,因為人人都不同,相似但不相同,你在規矩,別人在求變,你說你變不變。再談原則:誠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細究之下,生意場上,你跟客戶講原則,客戶跟你講需求,這能講的通嗎,再講下去,客戶只有選擇能跟他同頻的合作伙伴。
人是活下去先,還是先做"君子",這年頭飯都吃不飽,你跟自己說寧可餓死也不能失節,這是高尚呀,但是這樣真的可取嗎。造物主費勁氣力把我們生長出來,沒有盡到繁衍的義務卻為了幾千年的"氣節”而籌措不前,愚忠而孝,這又是為那般。
活下去,才能有力量干有益于自身和社會發展有益之事,只要,不是違背法律法規和社會公益道德之事,能變通去做的事干嘛不做呢,韓信不受胯下之辱能有之后的大漢大一統的千秋大業嗎。在現實面前,針對當下局勢找準立足點靈活去變通養活自己的同時再積極去尋求發展之舉方是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