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云,聽見這個名字,你一定不會陌生。但是,你真的聽懂了他的音樂嗎?
民謠?搖滾?流行?哪一個才是真的郝云?
其實,搖滾樂不一定非要憤怒,民謠也不一定非要憂傷。
郝云說,他只喜歡玩現場樂隊,不喜歡唱伴奏帶,更是沒有假唱過。他的音樂,一如他的名字一樣,云式風格真實不做作。
提到郝云,除了演唱會和各種搖滾音樂節,好像很少能在電視網絡節目上看到他。對他的印象,永遠是那個背著吉他和樂隊在臺上歡脫的大男孩。
“北京城市民謠”“京味搖滾”,聽郝云的歌總會有一種自由的感覺。
《活著》《去大理》《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四季不敗》...可能這就是他對生活的感悟吧...
郝云 - 活著
“我那可憐的吉普車,
很久沒爬山也沒過河。
它在這個城市里,
過的很壓抑。”
郝云總能把歌唱到平凡人的心里去。《活著》如此簡單而實在地解答了每個人都不能回避的問題:我們該怎么活怎么過。沒有華而不實的空口號大場面,只有平鋪直敘和小角色的共鳴。
還記得在風景迷人的“中國66號公路”,那是高原與丘陵間,10℃的塞上秋景,他唱了這首“最療傷的民謠”。
去大理? 郝云
“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里,
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這條小公路蜿蜒在山頂之間,道路兩邊交錯林立著無數風車。原始森林、高山草甸,伴著干凈清透的“云式”唱腔,讓人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回憶起那難忘的愛情。
《去大理》的一把吉他,帶來的是最淳樸最真摯的心靈震撼。那再加上一支口琴和一把三弦,可能會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
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 郝云
一個三十而立的青年唱出了在瘦骨嶙峋的現實里品咂理想時的慌張 。
十年前的心臟很厚,用力才能碎,里面是紅袖章,發條青蛙,雞毛毽子,信紙和嶄新的回力運動鞋。十年后的心臟很薄,一吹就能破,里面是啤酒瓶,失眠夜,路燈,眼圈和刷不停的手機。
他用“春眠不覺曉,處處問題不少”的詼諧唱調,告訴我們理想其實沒有那么沉重,輕裝上陣,理想也可以很簡單。
即使這樣,郝云還是不忘了說:“理想越堅固,現實越殘酷。”
四季不敗? 郝云
但是他也會說:“我不想讓自己變得麻木,我也不想看個夏洛都沒完沒了的哭。”
心中有愛,四季不敗。郝云的音樂不可辜負,認真而不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