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認為鳥兒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飛翔的。它們為什么飛?它們飛向何方?誰都不清楚,就連那些領頭的鳥兒也無從知曉。
為什么必須飛得這樣快?為什么就不能慢一點兒呢?”
——《聽泉》
鳥兒飛翔,車輪旋轉,人類奔跑。世間萬物都為了活得便利而運作,試圖尋找捷徑,追求高效,講究“經濟”。
縱觀人類歷史長河,的確,不心無旁騖地開疆拓土,會讓朝代消亡,不追求更高效能,會固步自封。
如果我們把理工科看作是提高效能的工具,也就是讓我們“更快”的車輪,那人文學科便是讓我們“慢下來”,如藝術、歷史,前者教我們怎樣感受美,后者令我們觀瞻過去;前者與前進無緣,后者更加過分,直讓我們“后退”。
但任何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了解,我們既不能拋下藝術,也不可能不關心歷史。
現代生活的超快節奏以及爆炸式的信息卻致使我們越來越“經濟”,只知道自己應該在有限時間里做更多看起來更有用的事,因為這樣很“劃算”,卻忘記了人類不同于機器之處,正是我們獨特的靈魂。
在我們無數次逃掉的書法課里,在我們只逮著畫重點時才去上的語文課,在我們次次認真聽的專業課里,我們確實懂得如何用最經濟快捷的方式獲得利益,但我們又確實愚蠢至極,讓我們本可以豐富有趣的靈魂,逐漸萎縮。
一個不留意四周的設計師,無法從生活中取得靈感,創造出具有生活氣息的作品,一個不觀望遠方的記者,無法從遙遠之外獲取信息,捕捉最新最熱的時代選題。
我們需要“不務正業”,有的副業不僅可以輔助正業,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塑造人格,讓我們變成,和蕓蕓眾生相比,有些不同的那一個。
但“涉獵廣泛”的意涵不屬于三分鐘熱度,如果僅僅為了一時的興趣和沖動,匆匆一瞥,只是大概知道了這東西的性質,不停下腳步去體會去學習,只作為日后談資:“看!我又知道了這樣東西!”人格更加狹隘。
我尤其喜歡英文里的一個表達“be exposed to sth.”
它代表著一種全然浸入,完全暴露于一種東西之中,像你是裸露著的、新生的,只能去吸收去學習,自然必須停下腳步,在這個時間點里,只感受它,不做任何能帶給你表面創收的事。最符合這種全然浸入意象的事情,我認為,就是閱讀。
所謂閱讀,不同于瀏覽??葱侣劵蚴怯嗅槍π缘夭檎屹Y料,都稱不上是閱讀。
閱讀應當是全身心投入的,不去考慮現實生活還有什么事情沒做,還有哪個約會未赴,而只知書中事。在我們不懂的如何停下腳步時,它難以實現,因為這種“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本身,就是充滿崇敬感與儀式感的,而我們,缺失了這份對閱讀的崇敬。但往往在你讀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一本你興趣極高知識儲備極大的文史中,閱讀也悄悄進行著。
閱讀能帶給人的是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像是突然擁有一臺同時能夠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新型機器,本來就是一件多美妙又浪漫的事,卻逐漸被人遺忘。
事實上我不僅要讀,還要讀的多讀的廣,從現代西方到古代東方,從歐美到亞非拉,和我有關的無關的都值得去讀。經濟的人類又會問:“你為什么關心這些和你沒有關系的故事?”《一代宗師》里一句臺詞可以概括這件事的意義:“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拔易钕矚g的電臺節目對此詳細探討了一番,這里不再贅述。
閱讀同樣帶給人方向,“正是你自己選擇的書,決定了你無從選擇時的人生?!庇骷彝鯛柕逻@樣說道。如同吞下肚的蘋果,你雖看不見它去了哪里,但你知道,它長成了你骨血的一部分,閱讀亦是如此,你剛剛讀完一本書時,可能不能馬上獲得什么可以看見的利益,這也是大部分人疏于閱讀的緣由,比起耗時耗腦力做這件事,不如刷刷題,就算拿來休閑娛樂也好啊,但題目不能在你迷茫時帶給你人生的答案,所以,當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眼前迷霧一片,不知去往何方,你曾讀過的書會幫你吹散迷霧,指明你前進的方向。
當然,我們不單單要讀,更重要的是,培養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感知力強的心,勤于思考的大腦。
每個人都平凡,但每個人卻都想要逃離平庸,如果我們只做著所謂“應該做的”,只管低頭往前走,不去思考其他不同的事,的確能獲得眼前的種種利益,但卻無法讓自己的靈魂和他人的區別開來,于是我們就始終平庸。
令人格變得豐富的事不單單只有閱讀,但只要是有益的,并且能夠讓人停下腳步去“be exposed to”的事,我相信它終能使你的內心變得不再貧瘠,靈魂有趣而有內容。而我們汲汲營營,最后發現,真正的勝利者都有著“停下腳步”的智慧。
本文參與#漫步青春#征文活動,作者:吳亦舒,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