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中的一個關口,以往就算是在怎么迷惘,卻也有大致的方向,當然與其說是方向倒不如說是在遵循某種人類自己定下的社會規律,人總歸是群居動物,所以只要依照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律來活著,即使不努力,也不會有被遺棄的感覺,甚至只要你在放任自己在這規律當中,還能活的更加如魚得水。
但是即使這樣,我也似乎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看似離經叛道的未來,選擇一份這世界上最是自討苦吃的職業。
在外人面前,我從不敢對自己過于自夸,別人問起來,我總是撿著最次的說,似乎要把自己貶到塵埃里,在那些塵埃里藏身才覺得有安全感,當然如此想法還不足以以偏概全,如果說還有別的私心,那大抵也是希望別人能慧眼識珠,夸贊自己兩句,只是這種短暫的滿足,終究是沒有什么實質作用的,不能在我餓的時候給我口飯吃,也不能在我沮喪的時候,給我信心,因為我比任何人都知道這種夸贊背后的水分。
有時候別人也會因為自己的某些不經意的表現情不自禁的夸贊自己,這時心中往往有些受之有愧的感覺,但同時也有些小驚喜,自己身上還有自己沒有發現的閃光點,就好像照鏡子的時候猛然覺得自己其實長的還不賴,于是心中漸漸開始自信起來。
說到底,人是希望被夸贊的,所以嘴甜的人往往就有別人得不來的好處,就如我一個高中同學,無論對誰他都是說一些夸贊別人的話,有一天我問他緣故,他答道,反正夸別人幾句又不掉肉,別人聽著開心,何樂而不為。
時至今日我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只是有時候自身的戾氣太重,夸贊的話委實出不了口。
還有以前在圖書館兼職時認識的老師,四十多歲,每天笑瞇瞇,雖然臉上已經有皺紋,但是卻沒有生活滄桑留下的印記,她時常夸贊自己女兒如何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好,但是拋開這些不談,她最驕傲的仿佛不是女兒的學習成績,而是女兒八面玲瓏的性格,小小一個孩子,就懂的討大人歡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經常夸贊老師,學校的老師都喜歡她。
即使離校已經有幾年,但是仍然能回想起她談起此話題時,眉飛色舞的表情,那表情不僅僅是在夸贊自己的孩子,更有一層敬佩在其中,可見她是喜歡這種性格的。
在許多的文學影視作品中,人物形象刻畫這方面都喜歡將反面人物刻畫成說話玲瓏,喜歡夸別人,而正面人物的刻畫就算是性格圓滑,卻也極少用言語為自己討利,所以導致我們在看到這種人的時候,心底里首先生出的是厭惡,但是這厭惡大多數的時候卻不是因為對方說話好聽,而是因為別人稍動動嘴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自己卻是明知如此又難以開口。
人人都喜歡被夸贊,無論這夸贊是真心還是假意,若是真心便會覺得這世上又多了一個知己,若是假意,卻也能使聽到的人高興一陣,看似全然無害。
只是有一點利害在其中,對于自己而言,對待夸贊,無論任何形式都不應當被標榜成自己的資本,被自己那虛無的自我好感淹死,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