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我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我自己看不見,但可以明顯感覺得到的不自信的苦笑。
因為對于我來說,做飯這件事實在是太難了,難度系數大得讓我常常在一次次成功地失敗后,開始懷疑我的智商和我的人生,然后一蹶不振,一連好幾天都不敢再去糟蹋各種昂貴的調料和各種上好的食材。
唉,算了吧,直面自己的短處,和自己和解吧!從此不再死磕,不再去搗鼓什么勞什子舌尖上的美味。粗茶淡飯雖寡淡,但卻可保平安,如此足矣——沒法子,只好自己寬慰自己。
說來也怪,廚藝很糟的我,居然也把我家土豆養成了一個身高竄到一米八以上、體格健壯的大小伙。
未上大學之前,他雖然經常毫不留情地對我做的飯菜打個差評,但畢竟是親生的,看到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十幾年如一日的忙碌,更多的時候,他還是選擇沉默或者鼓勵。有時還伙同他爹一起,關于烹飪這一塊,給我提出很多合理化的建議和改進的方法。
“其實,你完全可以把廚藝練得好一點,趁土豆讀大學這段時間,你有空,多學著點。”某日,土豆他爹在廚房燒糖醋排骨,苦口婆心地勸我學習。
“才不學呢,土豆都上大學了,我還用得著練廚藝么?有那閑工夫,還不如多看幾本書,多碼幾個字……”我半假半真地答道,說的卻全是心里話。
“也不是不讓你看書碼字,但那些能當飯吃嗎?你不會還在癡心妄想地做你的作家夢吧?我告訴你,還是務實一點的好,好好學烹飪,雖然成不了什么家,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好廚子,到老都會受益!”他爹將一碟糖醋排骨端上餐桌,邊遞給我筷子,邊語重心長地開導我。
“不!我不做作家夢,也不想成為一個好廚子,我就是不喜歡做飯!”我一邊啃著排骨,一邊固執地回答。
“技多不壓身!不聽我的話,有你后悔的那一天,不信你就走著瞧。”他爹不厭其煩地絮叨,但我可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就能被說服的人哦。
我覺得,土豆在軍校也不常回家,寒暑假回來幾天,不是同學聚會,就是朋友派對,很少在家吃飯。往后他成家了,也不會指望我去他們家做飯吧?那我還要練廚藝干啥呢?英雄無用武之地,還不如不做英雄,對吧?
不練!業余時間,繼續我的愛好——閱讀和寫文。
(突然想起有個成語叫“一語成讖”,用在此處比較合適)。唉,沒想到,土豆他爹說的話居然這么快就應驗了。
2020年的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狀肺炎疫情,讓大街小巷所有的店鋪都統統關閉,所有人都老老實實地宅在家里。吃喝拉撒睡、運動、休閑和娛樂,一切的一切,都只能在家進行。歸根結底一句話:有錢你也沒處消費,特別是那些想下館子上飯店的,沒門!
“我的天吶,這可咋辦?我得天天做飯給你吃?”我拉著土豆的胳膊,仰著頭,扯著嗓子問他。
“你嚷啥?我還不情愿吃你做的那些個‘黑暗料理’呢,再說了,要不是我爸值班,也輪不到你進廚房。”土豆居然比我還委屈,竟又說出這么傷我自尊的話,真是太過份!
過份歸過份,這段時間,他的一日三餐都得由我負責,我惱也罷,氣也罷,都無濟于事。除非忍心看他天天吃泡面或者他自制的蛋炒飯,可那兩樣都是沒有營養的食物啊!大疫當前,營養必須跟上,增強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抗擊疫魔,沒有好身體,拿什么去和病毒戰斗呢?
直到此時,我才后悔沒有聽土豆他爹的話,趁著土豆讀大學這幾年,家里沒有其他雜事,時間富裕,卻沒有練好廚藝,眼下偏偏遇到這可惡的疫情,把本該早早返校的土豆困在家里,把我這個不會做飯的媽媽逼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整天在廚房里犯愁。
不行,我得好好學烹飪!
說干就干,我立馬進了五六個美食群,同時關注了幾十個美食博主,每天都和好幾個閨蜜交流切磋技藝;朋友圈里有人曬出好吃的,立即私信去咨詢;百度上的菜譜也被我抄了厚厚的一本。
通過如此這般的刻苦學習,成效還是比較明顯的。我由之前走的單一、湊合的路線,變成了精致和花樣繁多路線。學會了“上色、焯水、勾芡”等專業術語和制作方法,刀工也越來越好,裝盤也比以前好看。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能盡快達到“色香味”俱全的標準。
“喲,這是要干啥呢?差不多就行了,別累壞了身子。”某日,土豆他爹站在廚房門口洋腔怪調地說。
“走開,不關你的事!”我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我就不信我成不了一個好廚子!”說完,撩起圍裙的一角,把額頭的汗水擦拭一把,打開手機上的日期,一看,我的天,一眨眼的功夫,我居然一連做了四十多天飯了,而且土豆居然每頓都吃得很香。天吶,難道我的廚藝真的進步很多了嗎?
那么,我可以成為一個好廚子了么?就是那種在鍋臺前瀟灑地揮舞著鍋鏟,不一會兒,就能變出一桌美味佳肴的好廚子。
我又一次不自信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