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新開播的好劇扎堆而至,娘娘孫儷的《理想之城》便是其中之一,現實化的題材,再加上娘娘、趙又廷和于和偉等幾位演技人物的加持,不由的對此劇產生了期待,當看過前兩集后,突然感覺看不明白,直到第四集過后才漸入佳境,真可謂是《理想之城》在用一種讓觀眾理想化破滅的開場方式講述著理想奮斗的故事。
《理想之城》的理想化破滅:
1、沒有理想的外衣:蘇筱雖畢業于名校,憑借自己的努力躋身一線城市,艱難的討生活,本以為可以憑借“能力”便可以讓自己實現理想的蘇筱,在工作晉升有望、感情即將瓜熟蒂落之時遭遇人生滑鐵盧。比起集家世、美貌與權利于一身的李雪,恬靜、單純、浪溫主義的賀瑤毫無光環可言。恰恰是這份沒有光環,才更加真實,更加貼近生活,恰恰是這份沒有光環才能講述老百姓的故事。
2、沒有理想的環境:建筑行業職場是這部劇的生存環境,也是這部劇的圍城。對于畢業后找工作的人來講,進入職場、憑借能力,或許會是每一位初入職場之人的期望,甚至認為就應該是這樣的,可是步入職業后,環境中的不理想,做事中的不如意,或許會慢慢讓人磨練變得更加成熟。蘇筱便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困難中艱難的不忘初心,在泥濘中不忘實現自己的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之途??涩F實中很多人會在意識到困難時采用“躺平”的方式來應對,或許在該上學的年齡不能去上學,在該學習的時侯學習不下去,在該上班的時侯不能去上班,在該工作努力的時候只能怠工便是應對理想化破滅的“有力”行為吧!也有些人會選擇放棄自己的初心去適應環境,與自己的初心越走越遠。
《理想之城》的理想奮斗: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
從古至今,描寫美景幻滅、夢想破滅的詩詞、成語不勝枚舉,作為理想化破滅的應對方式似乎只有躺平的“悲壯”之舉才是歸宿。而《理想之城》中的“另辟蹊徑”才是現實生活中應有的態度。
1、理想必須有:理想化是我們生活的必須品,是對生活的美好期待,更是對生的期望,如果沒有理想,那便猶如行尸走肉,空虛寂寞冷,大概在追求理想未果時,也會有同感吧,也正因為這種感覺過于難受,所以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很多人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初衷,改道他行。劇中陳思民這一類人群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理想,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慢慢將個人利益放到公司利益之上的原因,或許也是因為理想化破滅吧。
2、理想化破滅是理想化之后的必然之路,是檢驗與校準現實感的成長標簽:劇中蘇筱的理想是“造價師要保證每一張造價表的干凈”,這何嘗不是夏明的理想呢?誰不想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去創造更高的價值,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呢?這大概也是夏明欣賞蘇筱的原因??墒乾F實中干凈的造價表并不會得來認同與贊許,反倒是阻力與陷阱,在這樣的環境下,夏明才在這基礎上說到“每一張造價表都是一張關系表”,也因為這句話,注定夏明不會選擇理想浪漫主義的賀瑤為伴,因為他太清楚理想化破滅后的危機感。這也是劇中的夏明比蘇筱更加成熟之處,同時也是蘇筱戀愛失敗的原因。蘇筱將來的成功也需要建立在與人打交道的基礎之上,方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方能保證每一張造價表的干凈。
劇中最吸睛之處,便是處于困頓下的蘇筱是如何一點點覺醒,一點點自救的,雖然夏明可以稱得上是蘇筱的老師,學習面對理想化破滅后的行為容易,但是學會如何處理需要的是面對困頓的果敢與勇毅,這一點是學習不來的?;蛟S對于平凡的我們來講這又是一個理想,但是它也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我們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接納理想化的破滅確實很艱難,體會挫折與不公確實很無力,但是如何在艱難與無力中去創造相對的公平,實現理想,已成為防御躺平的時代性話題。用劇中的一句話:“用他們制定的規則打敗他們,便可以建立我們的規則。”這樣的過程,或許才是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