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讀安妮寶貝的《且以永日》,很明確的知道這本書只是對于她曾經所有作品的精粹摘錄,但我覺得這也算是系統化的將她之前每本書的重要主題匯聚在了一起,是很好的一種方式。
而最近,我的感情世界增添了一位共享者,因為他,也因為我自己,我開始對生活中的每一種情感有了全新的認識,不能說多么深刻,但它絕對是一份成長的經驗。
安妮說,“當我們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不會像去控制和支配對方,也未必要在時間的限度里始終彼此占著。”
我的理解:只要世界未毀滅,愛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時間”是有“限度”的。我們要知道這一生雖短暫但有廣度,大多數人對于明天總是滿懷期待的,安穩和拼搏它們背后的意義是找到屬于自己生存的意義。有太多愛人、父母、朋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彼此,這份愛沒有對錯之分,但不能包含“控制”和“支配”。放在一個人的生命命途中去,他所要完成的并不是以他人想要為主,而是以自己本心出發,不去依附、無自我選擇權的盲目生活。“占有”可以是金錢、房子等無意識的生命物體,就連動物也只是為了生存而捕獵,它們完全不會思考個體的意義,唯獨人,他是可以因一時的覺醒而去改變自己的整個人生,也懂得在時間的限度中盡可能給自己創造一種未來可能性和自我獨立性。
安妮說,“世間的感情,無非分可完盡的和無法完盡的兩種。”
我的理解:世間的故事,無非分為已完結的和未完結的兩種,以及有結果的和無結果的,大抵人的一生也可概括為如此。
安妮說,“沒有任何一種關系可以被理所當然地索取和傷害。其中包括認為錯誤全在對方,對都是自己。”
我的理解:當時摘抄這句話時我和他還未發生矛盾,寫了一大段讀后感。而今天重新整理時,想起那天的事,我才深有感悟。一件事的發生總是有跡可循的,所有的問題也都是有因可查的。在感情中人要學會寬容、忍耐、理解,但這份度絕對要好好把握。一味的承認錯誤是絕對無法解決問題的,就算當時過去了,在將來的某一天,也會被提及,然后重燃戰火。就如父母教育孩子,一味怪責,卻從未看照自身,小孩心有不滿卻無處發泄,表面是風平浪靜,但將來保不齊會再掀波瀾。
也就是說,當遇到問題時,一場關系中一方盡可能不去一味以身份施壓來解決或逃避問題,而一場關系的最好維持就是互相各自找到問題癥結,各自認識、懂得、體諒,也是繼續維護這場關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