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小狼,轉載請注明原創出處,謝謝!
背景
想在現有的接口加上熔斷降級或者限流的功能,比較好的方式是通過注解的方式,并基于動態代理進行實現,下面代碼是Rhino的實現
@Rhino
public class ServiceImpl {
@Degrade(rhinoKey = "syncMethod-0", fallBackMethod = "fallbackMethod")
public void method() throws Exception {
int i = 1 / 0;
}
private String fallbackMethod()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fallback";
}
}
通過在方法添加@Degrade注解,很方便的賦予了method方法熔斷降級功能,在該方法的失敗率達到閾值時,就自動熔斷,并調用降級方法。
這里的動態代理并沒有使用Spring的AOP,而是自己實現了BeanPostProcessor
和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接口,另外也實現了PriorityOrdered
接口。
在生成動態代理對象的時候,根據類是否有實現接口,選擇使用JDK的Proxy還是使用Cglib。
/**
* @param clazz
* @param origin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Object createProxyService(Class clazz, Object origin) {
Object proxy;
if (clazz.getInterfaces().length > 0) {
proxy =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zz.getClassLoader(), clazz.getInterfaces(), new RhinoInvocationHandler(origin, clazz));
} else {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enhancer.setSuperclass(clazz);
enhancer.setCallback(new RhinoInvocationHandler(origin, clazz));
proxy = enhancer.create();
}
return proxy;
}
這樣的實現,在99%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直到有一天,有兩個業務同時反饋了一個問題,使用了熔斷降級的注解之后,發現自身的Spring AOP注解失效了或者是直接啟動異常,WTF,這個問題一直都沒考慮過好嗎...
為什么會這樣?Spring AOP到底干了什么,或者是自己的注解到底有什么問題?
復現問題
為了快速定位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復現該問題,寫了一個簡單的Spring AOP的例子。
@Component //加入到IoC容器
@Aspect //指定當前類為切面類
public class Aop {
@Pointcut("execution(* com.dianping.rhino.aop.*.*(..))")
public void pointCut(){
}
@Before("pointCut()")
public void begin(){
System.out.println("begin");
}
@After("pointCut()")
public void close(){
System.out.println("close");
}
@Around(value = "@annotation(MethodLog)")
public void around() {
System.out.println(" MethodLog ");
}
}
這里簡短的解釋下Spring AOP各個注解的作用
@Aspect
切面,標識該類是一個切面類
@Pointcut
切入點,用來標識哪些方法是需要被添加切面的
@Before
在切入點,執行方法之前進行增強
@After
在切入點,執行方法之后進行增強
@Around
在該例子中,只有添加了@MethodLog注解的方法才會被增強
一切準備就緒,開啟DEBUG之旅,Spring的內部邏輯有點復雜,整個過程需要一點耐心。
通過Debug發現,Rhino的代理對象Processor排在Spring AOP的Processor,意味著Rhino生成的代理對象,會傳給Spring AOP的Processor再做一層代理,在Spring AOP生成代理對象的內部邏輯中,有這么一段判斷邏輯。
在createProxy方法中,會根據傳入的beanClass,即上一個Processor處理過的對象,判斷是否有實現接口。
回到Rhino的實現,因為ServiceImpl類沒有實現接口,所以內部會采用CGLIB的方式創建代理對象,我們來看下這個對象的接口。
好家伙,默默的給加了一個Factory接口,這樣在Spring AOP的處理中就當做有接口的情況進行實現了。這里最大的問題是,最終生成的代理對象是Factory類型的對象,在賦值給ServiceImpl變量時就會拋異常了。
解決問題
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所在,那么改如何解決呢?
無法修改Spring AOP的邏輯,但是可以控制Rhino的邏輯,只需要把Rhino的Processor移到Spring AOP的Processor之后,這樣就可以在Rhino的Proccessor中處理經過Spring AOP的代理過的beanClass對象了,有效的避免這個問題。
如何有效調整Processor的處理順序?
通過分析發現Spring AOP的內部實現基于Ordered接口,而Rhino的實現是基于PriorityOrdered
接口,而且處理器在初始化完成后會進行排序,實現PriorityOrdered
接口的會放到前面,相同類型的再根據設置的order進行排序。很顯然,Rhino的Processor被放在前面,找到了問題,解決方法也很簡單,Rhino也換成Order接口,并且order設置成LOWEST_PRECEDENCE
,即排在最后面。
結論
經過上面的調整之前,這個問題確實被有效的解決了,以前遇到Spring的異常,都是一臉懵逼。所以,遇到類似的問題,最好通過DEBUG源碼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后續的繼續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