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忙……直到失去了方向。”
01
“桌面上成堆積壓的文件處于“待被處理”狀態,辦公室樓層的燈光熄了一盞又一盞,已經是下班過后第4個小時了。
人事部招聘員工的原則很多,985,211,持有BEC證書,英語口語可以順利完成一次重量級的國際商貿會議的交傳翻譯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能夠做到在有限工作時間內出色地完成本職任務直至上司露出潔白的八顆門牙說了一句“PERFECT!”,這是試用期的第二個月,他顯然已經力不從心了。”
我在一部待完成的職場短篇小說中這樣寫道,不知有多少里面描述的“事實”屬于危言聳聽,又有多少不明事理的“門外漢”感到這一切是如何地駭人聽聞。
或許是我們離生活太近,也或許是我們離目標太遠,總會讓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千斤重的壓力生活卻只讓我一個人承擔,萬般無可奈何,高居要職的人都目標明確,生活一帆風順,只有我一人獨自彷徨。
02
七堇年說,“能逼死人的,無聊算一種,迷茫算一種。
”前者是沒有目標,后者是迷失了目標。
我們似乎會開始像周國平一樣責難生活給予自己不得不承擔的種種“不要對我說苦難凈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飾生活的悄然無息。”
爛大街的毒雞湯都在說,天既沒有將降大任于我,卻依然苦我心智,勞我筋骨,餓我體膚,行拂亂我所為。是了,可能大多數時候都是不見得你比別人承受得更多些,只不過你哭嚎得更兇猛些。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不易,有時候刷刷朋友圈,看到朋友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生,也有不少人在喜歡在朋友圈晾曬自己的“苦難”,如果說朋友圈是被粉飾過的人生或者是正在表演的舞臺,人便有各自追求生活目標的高低,和抵御苦難的強弱。也就有各自在迷茫的時候抉擇自己目標的態度和方式。
03
若能浮游上岸。興許被人羨嫉是一種目標,于是有人選擇咽下艱難,只為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自在如游;卻是自我負重,竭力偽裝。興許輕松過活是一種目標,便有人出賣苦難,博取同情;生活卻總是如喪考妣,坎坷無限。是求的“太過”,還是逃的“太多”,終究是無法獲得行路與追逐的喜悅。
生活也不乏總是目標明確,信念如一的人,不情愿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和感情來選擇投機取巧和徑走直飛,有人總能及時撥正自己走彎的路,朝著既定的方向熱血澎湃地行進。盡管大多數的我們是一直處在“以為適合自己”,“尋找適合自己”以及“無法自己”中熱血,迷茫,激情,墮落……屢立屢敗,屢尋屢芒……
心理學上講在一個領域一萬個小時的時間投入方能讓你在這方面成為專長,一個在經史哲文理工化都分配時間的人只能是讓你在每個方面都只能做淺嘗輒止,而當你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和目標所在,并找到正確追尋的辦法,所有的忙碌才開始生效。
04
我們不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
每天工作和生活兩點一線,累到苦不堪言,無法擁有選擇工作的權利是因為沒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放棄現狀的勇氣,聽慣了別人勇于跳出舒適區的勵志文,自己卻永遠不會成為下一個突破自我限制的人,因為生活不允許,手上的資源和能力不允許,責任和應該承擔的一切不允許。
我們處在自我限制與被限制中周旋不清,既在為想要前進找借口,又在為不能前進找理由。
大家都各自心照不宣地收著屬于自己的那份苦不堪言,練就了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直至生命如日暮之陽,托起毛羽潔白的鴿子紛飛離手,這是我平靜而坦然的一生,波瀾不驚的一生呵~
最后想用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一段話結尾——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么義務,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你之所以忙碌而迷茫,也可能僅僅因為,你沒有認清自己。
最明亮時總是最迷茫,
最繁華時也是最悲涼。
——《京華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