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與景
方言 傳統節日 自然風景與建筑
一 通過訪問當地居民,尤其是一些年長的居民進行口述。
二 通過走訪當地的特色村落和古民居以及當地的商店進行調查,有些事自己親身感受到,另外還有就是閱讀一些相關書籍獲得。
傳統民俗文化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都有義務肩負起保護、發展民間文化的重任。
當然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如果是將大山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旅游景點,使大山能夠更快地致富。因為我本身喜歡文學,最近我了解了一下文學作品對于旅游景點的宣傳作用。我希望通過這次指教,看到這個地方會不會成為下因文學作品而出名。
文學作品在旅游開發中的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旅游產品層出不窮,借助于文學作品,可以幫助一個地區成為一個旅游景區,加快一個地區脫貧的步伐,讓大山里的人們走出大山成為可能。
想舉一個列子。鳳凰原本藏在深閨無人識,沈從文的《邊城》掀起了一股“鳳凰熱”。人們來到鳳凰,看到清澈碧綠的河流靜靜地流淌著,蒼翠的群巒環繞著玉帶式的云煙,就會想起書中翠翠和爺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碧溪咀,想起竹雀在夜晚的動人歌聲,想起淳樸可愛的翠翠和她那一唱三嘆的愛情,山很綠,水更清。此情此景確實能夠引發人們內心的
審美愉悅。于是,人們懷著尋找純真情感的憧憬,走入鳳凰。
窮山惡水出刁民 窮山窮山
文學作品吸引無數游客走進作品描寫的旅游景點,景點有把游客推進了文學作品的詩情畫意中,兩者完美結合,對于大山的發展,還有大山里的孩子來說,都是好事。
我覺得我們的工作既然要有意義,那我們必須要去實際地幫助到這些封閉在大山里的人們,那些可愛的小孩子,我們是大學生,畢竟沒有走出校園,讓大山致富那樣高遠的目標只能是空談。我覺得作為支教小隊,通過文化調研,將大山里的那些故事,那些美麗的風景用我們的筆尖傳達出來還是可以,實際上我們只能通過手中的筆,手中的相機,去記錄,從而去幫助他們。
那我們可以更多地去深入調研與文學創作有關的那些點。當然可能大山里所有的人與物都可能成為文學創作的一個素材,
比如,聽山里的老者將年輕故事,獨特的村落名字,孩子的故事,大山里的動物啊,什么的。
因為我自己本身很喜歡寫作,一直在堅持寫日記,而且寫過幾篇小說,給一些出版社發稿,也沒有回音。但是,我有個計劃,就是在暑假完成一部小說,就是記錄與大山相處的日子,將風土人情都通過自己的文字來抒發出來。
再或者是,通過我們的鏡頭,將更多的目光吸引進大山里,我們將大山里的風景用更加具有價值的方式傳播起來。當然我們能力有限,只能是一個奠基者的角色。那邀請一些更加有文化創作才能的人來。
通過我們 的文化考察,我們可以邀請作家來,采取有獎征文活動,想方設法創造新的有感染力的文學作品。
總結,通過文化調研,尋找一些文學創作的一些點,然后用我們的力量將他們傳播,喚醒更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