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我不是一直emo嘛,還可糾結,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啥,不知道人生要向何處去。之所以我認為人生意義這個問題對我很重要,是因為我覺得它會影響我對生活態度和就業方向的選擇。
如果我覺得人生的意義是掙大錢,我可能會找一個很累,但是能掙錢的工作,就算月租3000蝸居在十幾平的房子里,加班到十二點也沒有怨言;但是如果人生的意義是閑適的生活,我就會找一份掙錢不多有更多自己時間的工作,即使有點拮據也沒關系。
所以就那個糾結啊,焦慮啊,迷茫啊。但是剛剛突然頓悟了,就在看論文跑神的時候頓悟了。
人生其實沒有意義,是我們通過感受各種感受,賦予了人生各種各樣的意義。人生就是一張大白紙,沒有我們,人生就是一張白紙,有了我們,人生就是我們完成的一份畫卷,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畫上肆意揮灑即可。
這里的用詞是“完成畫卷”,不是“答卷”,就是因為,答卷總會面臨著被評分,但是畫卷不需要評分,只要我們完成就好,不論高低,大家都一樣好。
我們現在的社會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評價體系。你學歷夠不夠高,舉止夠不夠得體,年薪怎么樣……。但是這樣的評價體系實在是太單一了,對于學生的評價,大多都是成績以及評優評先。沒有人關注你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方面。對于學生,學習是天職,學習成績不好就抹殺了其他的閃光點。
等到了社會成了打工人,社會評價體系就變成了,工作是不是體面,賺錢多不多,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有沒有成家立業。身體健康不健康,壓力大不大,也沒人在意。
社會的評價體系也默默影響著我們對自己、對他人的評價。你看那個人那麼胖也不減肥,你看他穿著拖鞋就在校園里逛,一點形象都沒有。或者是哎呀我啥時候能瘦到88斤啊,我咋又丑又胖,成績又差呢?這些評價是不是很熟悉,很常見。
我們每個人的眼睛都是尺,很多時候都在judge自己,judge別人。因為偏見所以評價,因為評價所以產生偏見。
尤其是如今流量為王、娛樂至死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明星,不管是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在被過度包裝大肆宣傳之后,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看到的是大眼睛高鼻梁,天鵝頸直角肩馬甲線,他們幾乎完美。但是當忽略掉他們身上的光環的時候,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可能也會因為便秘苦惱,也會在想摳鼻屎。
但是媒體不會把這一面展現給我們,于是我們就覺得她們完美無瑕。
再反觀自己,就會覺得自己非常之差。
但是人生的畫卷是靠我們自己完成的。別人、任何人都不能來我的畫卷上畫上幾筆。我們自己是自己畫卷的掌控者也是人生的主宰者。所以不要和別人比較,因為和比你“優秀”的人比較,徒增憂慮;如果要和比你“不好”的人比較來獲得安慰的話,是不是整個人類的悲哀呢?
從微觀來看,每天都是一張新的白紙。你是想寫,還是想畫,是濃墨重彩還是寥寥幾筆都是自己決定的。執筆者只是你自己,別人可能在旁邊叫囂,你這畫怎么大紅大紫的,俗氣。
別人會挖苦,諷刺,嫉妒,羨慕你。但是同時,我們自己肯定多少也會挖苦諷刺嫉妒羨慕別人。但是這時,在心里默念,關我屁事,關你屁事。不去比較,不去Judge自己和別人也是終生學習的課題。
我們常常會為之前的事后悔,我要是“怎樣……”就好了。但是昨日不可追,昨天的畫卷畫完了就沒法兒改變了,重要的是反思昨天,完成今天的畫卷。
我沒有考上研究生我是不是很失敗,我發的視頻沒有人看我是不是很失敗,谷愛凌那么優秀,我是不是很失敗。當聚光燈都匯聚在那些優秀的人的時候,余光里的我們只覺得自己普通和失敗。
可是考研失敗了又怎樣呢,誰說考研成功的就happy ending 了呢,沒有幾個研究生不擔憂脫發、就業、以及能不能順利畢業。考上研之后不一樣還是有很多糟心事。考研失敗可能只是上帝推了你一把,說,這個火坑你就別跳了,你去跳別的火坑吧。不要因此否定自己,上帝沒這么說,你也別這么想。少了一支紫色的畫筆,難道我們還不能用藍色+紅色調出一個紫色嗎?
白紙怎樣畫不應該被定義,人生的意義也同樣不應該被定義。我們可以去借鑒別人的看法,來思考怎樣完成自己人生的畫卷,包括這些內容也僅僅是我的看法而已。僅供參考,但是絕對不是唯一正解。
當然,高收入、高學歷,和低收入低學歷相比,大家都想要追求前者,人人都難免世俗,按照社會評價體系走也確實不會出錯。但是當你不想走主流道路的時候,就是不愛讀書,就是不想努力,就是想在舒適圈呆著的時候,不要想我是不是有問題,我是不是有毛病,不是我們的錯誤,也不要一直自責。
我們就像是大樹主干上的分叉,只有分叉足夠多,樹冠才會茂密。
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你一定要六點起床、一定要熱愛學習。在不違反法律的時候,沒有所謂的“一定”和“應該”。只要你想怎樣做,那就去做。
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而已,有的人選擇了自律,有的人選擇了躺平。這兩種選擇也沒有優劣之分。
但是因為社會不停的去稱贊報道那些自律的、知難而上的人,好像其余選擇在舒適圈躺著的人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一樣。當我們和主流的價值觀念不符的時候,勢必會遭到討伐。但是我們沒有錯,也不要自責,既然選擇了非主流,就要有承受質疑的勇氣,抵抗被“修剪”的勇氣。
如果說之前我還在糾結,我到底要選擇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方式,現在我給自己一個答案,就是什么都可以選擇。只要那是我真正想要的,只要我能從中獲得內心的喜悅和安寧。
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不是“優者生存”。
(當我們在憂慮自己的人生將向何處去的時候,其實我們還是幸運的。起碼我們還都有選擇。有些在溫飽線上掙扎的人,或者有很重家庭負擔的人,注定做任何選擇都不能只考慮自己,有太多的不得已和枷鎖。然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煉好自己,然后再去幫助別人)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