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雜說》,唐代小說集,盧言撰。所記多為中晚唐時代之公卿言行、軼聞瑣事。原一卷,現(xiàn)《說郛》本、《類說》本均殘,《太平廣記》存此書六十五條?!杜醺咕帯饭舱浟鶆t。
第一則《腥韌》
張茂昭為義武節(jié)度使,頻吃人肉,及除統(tǒng)軍,到京班中,有人問曰:“聞尚書在鎮(zhèn)好人肉,虛實?”笑曰:“人肉腥而且韌,爭堪吃?”
評注:虛實?,表疑問,真的假的?爭堪吃,爭同怎,即怎么吃得下去。
關(guān)于古代吃人的故事筆者我不再多談,在從前寫過的一篇文章《知州林千之食人》中,我搜羅了一些關(guān)于食人的史書資料,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第二則《與米詩》
元和中國樂有米嘉榮、何戡。劉尚書劉禹錫《與米詩》云:“三朝供奉米嘉榮,能變新聲作舊聲。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須事后生。”
評注:永貞元年,以王叔文為首的“二王八司馬”政治集團發(fā)起的“永貞革新”在短短半年內(nèi)就宣告失敗,主導(dǎo)者王叔文后被賜死,劉禹錫、柳宗元一干人等皆被貶為邊遠之地的司馬。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闭鐒⒗稍娭兴?,這一段貶謫生涯從劉禹錫地而立之年貫穿到了天命之年,但他并沒有絕望,從他的詩歌中也能感受到那種傲視苦難、獨立不移、催人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保皇菃??
米嘉榮、何戡,二人皆為中唐時的著名歌唱家,且與劉禹錫有舊。這首《與米詩》也作:“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shù)米嘉榮。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須事后生?!?/p>
在劉禹錫贈給好友何戡的詩《與歌者何戡》中,他如此言到:“二十余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p>
雖然這兩首詩的辭藻算不上多么華麗,但是詩中飽含詩人劉禹錫對好友的真摯情感,既有物是人非的感懷、得見舊友的欣然,又不乏“好染髭須事后生”這樣引人發(fā)笑的戲謔之語。
是好詩。
二零二一年九月十五日,午后,連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