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前,紀委書記老龔都要在單位組織召開員工大會,做一次節前廉潔提醒。
老龔說,廉潔提醒特別是節前廉潔提醒,是一種要求,更是一種程序。無論是紀律要求還是法律治理,程序正義在很大程度上要高于實體正義。人類自有社會組織以來,程序就成為正義的一種化身。有社會組織之前,正義由一個人說了算;有社會組織之后,正義必須通過程序來實現,實現正義的程序就是要聽取和采納大家的意見。如今,無論法律法規,還是紀律規定,都把遵守程序作為行為規范的一種必然,節前廉潔提醒就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程序。
老龔給大家講,蜀漢皇帝劉備白帝城托孤時,給后主劉禪留下《遺詔敕后主》一書,特別叮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封建時代的一位帝王對自己兒子和繼承人的要求,可見其執政的高瞻遠矚,也是其寬廣胸襟的反映。一位封建帝王能有這樣的認識,不得不令后人嘆服。以史為鑒,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更應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作為宗旨和信條。
老龔說,值比佳節來臨之際,我也不跟大家講什么大道理,還是老生常談,跟諸位同事拉拉家常以十個字共勉 , 那就是別收!別送!別吃!別請!別想!
別收。每逢節日,總有人會想著別人會送我禮物,當然,這種人主要是指掌握著各種大大小小人、財、物權利的人。也許你會說,人情往來是傳統,收一個火腿,收兩餅茶葉,收兩條煙,這是中國人的禮尚往來。但我要問一問,為什么不是下級收上級的禮物,而大多是上級收下級的禮物呢?這種一味地上級收下級禮物的人情往來,已經變了味道,已經觸犯了紀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只是時候未到,夜路走多了,總會撞鬼的。
別送。作為職工,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別總是想著送領導一點東西,引起領導的重視,從而獲得更好的機會和待遇。這種送禮,嚴格意義上講就是職場的不正當競爭,小處看這是一種典型的拍馬屁,從嚴說這也是一種行賄。而且,你送我送,你知道自己真的就有機會嗎?真實的情況我老龔不得不說,那就是肉包子打狗送了也白送!
別吃。作為上級和領導,不要總是想著讓下屬請你吃飯,只有請了你吃飯的下屬,你看著才會順眼。別人請你吃飯,從另一個角度講,很大程度上就是別有所求,弄不好就會跌進別人的陷阱里。因吃了飯辦不了事,或者達不到請吃者的要求,被人舉報受處分的人和事很多,一定要引以為戒。而且,請你吃飯的下屬,大多是收入很低的員工,請你吃飯的錢都是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不說罔顧法紀了,你吃了良心何在?
別請。想著靠請領導和管事的人吃幾頓飯,就能改變自己的崗位和待遇,以至改變自己的前途,這是在賭博,贏的概率少之又少。而且,你的收入本來就比領導低,你請領導吃飯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對此我老龔表示理解,但這是水中撈月的事,還是不干為好。
別想。作為一名黨員領導,不要求你大公無私,也不要求你公而忘私。但在其位謀其政,只要你還在黨員領導的崗位上,就一定要不忘初心,至少做到公大于私、公先于私、公優于私,自警自省自勵,正確行使手中權力。老龔說,別想歪門邪道的事,一切以法律法規和紀律規矩為準繩,以思想“明白”確保行動“明白”,以行動“明白”推進思想“明白”,盡職守責,廉潔從業,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實踐。
老龔說,節前廉潔提醒,翻來覆去的就是那么幾句話,不該拿的別拿,不該想的別想,不該做的別做,最終目的就是別干違規違紀違法的事。我相信,說得多了,總有幾個人聽得進去,總有幾句話聽得進去,廉潔提醒也就達到了目的。當然,也有聽不進去的,也有嫌我老龔嘮叨的,那也沒有辦法,引用佛家的因果報應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違規違紀違法的賬,遲早是要還的。
老龔做完節前廉潔提醒,就陪著老伴去農貿市場采購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