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3 -洽川濕地行 -

9月23,已近中秋,天氣不錯,有點秋高氣爽的感覺了,正逢禮拜六,恰有事去合陽。事畢,忽然動了去洽川濕地游玩的念頭。十六年前,來過一趟,舊地重游,應該別有一番感受。

圖片發自簡書App

車過坊鎮,古鎮的街道變長了,變寬了,兩邊的房屋,也變成古色古香的了。找到記憶中的踅面館,很渴望重溫那一份縈繞心頭多年的感覺,可惜人非物亦非,感覺亦非了,歲月變遷,莫不是我的口味變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路盤旋而下,進入沿黃公路,不久,再左拐進入一條大道,約行數百米,見一牌樓,大書三字處女泉。不知這塊文脈重地,詩經源頭,為何叫這不倫不類的名字。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也許是我不解風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景區外,有廣場,近百畝,中有一塑像,一男一女攜手佇立,遠眺山河,又似低語。男的頭戴王冠,氣度非凡,乃積善德,行仁政,演周易,推八卦,擇良材,除邪暴,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一代明君,圣人周文王姬昌。女的頭挽發髻,端莊典雅,賢惠溫柔,乃文王正妻,武王、周公之母太娰。兩人有幸偶遇,一件鐘情,遂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廣場四周豎起眾多燈柱,華表,地面上還雕刻著一幅幅龍的圖騰,活靈活現。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時間倉促,買票,進入濕地公園,面前就是一道水灣,并不寬闊,兩邊是郁郁蔥蔥的蘆葦蕩,綿延無際,水道幽深曲折,消逝在蘆葦叢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要過水道,除坐船外,步行需經過空中索道,高懸似瀘定橋,隨風晃悠,有人淡定從容,有人張皇失措,有人瑟瑟發抖,人生百態,不失為一面鏡子。渡過橋,踏上紅磚鋪地的堅實小徑,又有一石拱橋,白如玉,似一道虹,橫跨水面,漫步橋上,看水波蕩漾,蘆葦搖曳,似有魚兒在戲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面出現一道長長的走廊,一眼望不到頭,覆蓋著蘆葦桿吧!有紅線系著紅木牌,隨風飄蕩,看不清上面的字。這長廊美其名曰“愛情走廊”,也許是一些美好的心愿吧。隔一段,路邊不時豎列幾片木簡,寫著詩經里優美的文字。或者又悄然出現一個秋千,這是一個象征,廊外秋千廊內道,廊中行人,廊外有人笑。蕩秋千的人是一對還是一人,在古詩詞里,可有不同的寓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長廊盡頭,有一似廟的建筑,名曰“太孝堂”看介紹,是供奉太娰的廟堂,頗顯莊重,滑稽的是,門口坐著一個小伙子,卻在推銷桌上壽超百歲的烏龜,實在大煞風景。對面有湖泊,泊中有島,有游艇數艘,卻空無一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行,有一圓形水池,這就是傳說中的處女泉。周長也不過二百米,池中約有數十人戲水,據說池中水溫 ,一年四季均是溫暖宜人,冬天池面也熱氣騰騰,即使雪花漫天飛舞,四野茫茫一片,想想在這樣的日子里,邀兩三朋友,攜一壺酒,踏雪而來,醉臥溫泉君莫笑。可惜時間緊,今日無暇玩水,來日方長,后會有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忽聞有秦腔聲飄來,但卻婉轉悠揚,不似以往的慷慨悲涼,一方水土一方人,莫非這溫潤的濕地也改變了人的性格。循聲覓蹤,見有一戲臺,臺上有人雙手以線提木偶,正在表演,操縱者兩手抖動,木偶則騰挪翻轉,那眼珠好像都在動,顧盼流星,舉手投足,靈活如真人。臺下有茶亭,飲者悠然閑坐,品茶賞戲,好逍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周已是浩渺的蘆葦蕩,看似蘆葦重重,前路迷失,待轉第二圈,卻又發現一竹板鋪就的棧道,前面幾百米,還是走廊,上面也是竹片遮頂,兩邊是郁郁蔥蔥的蘆葦,密不透風,怪不得頂部還懸掛風扇,棧道離水面約50公分,蜿蜒蛇行。約向里走,視野漸闊,極目四望,腦海中竟想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可惜這里沒有牛羊,遠處,夕陽絢爛 ,黃河如帶,近看,云卷云舒,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山河如此壯美,連我這樣的俗人也覺得心胸頓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繼續前行,盡是棧道,有高亭矗立,可登高遠眺。萬頃蘆蕩,如煙,如霧,如海,浩浩茫茫,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棧道兩邊,出現了眾多的荷塘,宛如又來到江南水鄉,有些是蓮葉田田,綠油油浮在水面,有些卻有幾朵初綻的荷花,也有些含苞待放,高雅端莊圣潔,出污泥而不染,真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再行,見到了伊尹耕耘區,里面當然陳列著上古時期農耕場景,卻比較粗糙。伊尹不僅是千古第一賢相、帝師,更是我中華廚祖。據史書記載,伊尹,奴隸出身,被有莘國君庖人收養。耕于莘野,樂堯舜之道,后輔佐成湯,建立商朝,歷經四朝,對殷商赤膽忠心,鞠躬盡瘁。太甲無道,伊尹果斷放逐,讓其思過悔改,三年后還政于他。六百年后,周公效仿,還惴惴不安。而洽川就是有莘國故地,洽川就是伊尹故里。可惜當地人對他了解太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落西山,夜幕降臨,匆匆出園。夜宿鄰近的農家小院,飯后,又來到廣場處,華燈初上,燈柱通明,一首首小詩躍然燈壁,俱是詩經里的經典。“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旁邊有新修一城,曰“莘國水城”,仿古建筑,里面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楊柳依依,燈火闌珊,倒也精致,可能尚未建好,商家門庭緊閉,只有三三兩兩的游人,倒也清閑。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合陽旱甲關中,難得有這一處水草豐美的世外桃源,匯聚天地靈氣,怪不得合陽人才輩出,精明機智冠于華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