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執導的影片在視覺感受上總是不會讓觀眾失望,從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到中期的《英雄》、《十面埋伏》,再到現在的《長城》,每部電影都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但是,張大導演講故事的水準卻經常跟不上,這次是個半架空的神話故事,邏輯上不容易出什么大的紕漏,畢竟是神話,怎么樣都說的過去,故事連貫性也還可以,簡單明了不拖沓。所以這次的《長城》在講故事方面還是合格的,雖然是個簡單的故事。
好萊塢水準的視覺特效加上完整的神話故事,光這兩點似乎就已經足夠理由去看一下這部電影了,如果再加上張藝謀導演這個頭銜,以及張涵予、劉德華、馬特·達蒙、景甜和彭于晏等一長溜華麗炫目的演員陣容,那么就算是爛片也要一睹為快了。
劇情梗概:
想要到中國尋找黑火藥發財的歐洲雇傭軍威廉·加林(馬特達蒙飾)與佩羅·托瓦爾(佩德羅·帕斯卡飾)在契丹人的追逐下誤打誤撞的進入了由中國無影禁軍鎮守的長城。而此時正值以人類為食物的野獸饕餮每六十年出現并捕食人類的時候,無影禁軍就是為了抵御饕餮的進犯而駐守長城。
在見識了中國無影禁軍的精銳和勇敢后,威廉放棄了偷盜黑火藥逃走的計劃,加入對抗饕餮的隊伍。
之后饕餮奇襲穿越長城,進入大宋都城汴梁,大肆殺虐。在景甜扮演的林梅將軍的帶領下,射的一手好劍的威廉和劉德華扮演的王軍師,以及鹿晗扮演的無影禁軍熊軍士兵,在都城汴梁大戰成千上萬的饕餮,并最終消滅獸王,拯救世界。
有沒有一種勇者斗惡龍的既視感?英雄屠龍,拯救世界,就是這么狗血,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情節的推動沒有什么波折,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怪物出現,怪物壯大,怪物占上風,最后怪物被英雄消滅,GAME OVER.片尾曲很好聽。
演員陣容:
這次的演員陣容可以用豪華來形容,有演技收放自如的老戲骨,也有顏值擔當的小鮮肉,而且中西結合,完全一副國際化的樣子。
1.景甜:作為本片的第一女主角,飾演鶴軍將領林梅,之后接替無影禁軍殿帥。電影前期作為一個有特色的將領,景甜還是能勝任的,但是后期成為殿帥就感覺無論是形象和氣場都無法達到這個角色的要求。張涵予的殿帥到景甜的殿帥,這差距……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是,景甜為了很好地演角色,特意在美國訓練了半年。無論目前演技如何,致敬每個為夢想努力的人。另外,這么多國內外一線大咖給她做綠葉,景甜的背景令人忍不住揣測啊。
2.馬特·達蒙:本片第一男主角,飾演歐洲雇傭兵威廉·加林,神射手技能加持。說起馬特·達蒙,印象中最深的還是《諜影重重》系列電影中的特工形象,這次飾演的雇傭兵依然身手矯捷,氣場十足。初登場時是一臉大胡子,滿身塵土血跡的邋遢樣子,后來一番洗刷刷,順便刮了個臉,熟悉的馬特·達蒙原地復活。
3.劉德華:片中飾演無影禁軍軍師,在五色軍隊中,低調的穿著一身黑,低調的用一副港臺腔出謀劃策,低調的給其他主演配戲。沒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什么大的缺陷(除了口音),中規中矩的演了一個配角。
4.張涵予:片中飾演無影禁軍殿帥。對于這種演什么像什么的老戲骨,本人還是很欣賞的,比較喜歡他的嗓音。本以為演了這么個重要的角色怎么樣也該有所作為,至少能活的久一些,結果影片到半時就撲街了。
5.鹿晗:片中飾演一個熊軍小兵彭勇。先說鹿晗是因為他比接下去要提到的幾位名演員在本片中的存在感要強的多,雖然只是演了個小兵。鹿晗作為一名當紅小鮮肉,在本片中的表現算是可圈可點。也許是因為鹿晗一直以來人設的關系(較內斂文弱),他將一個小兵面臨戰爭時的膽怯和懦弱表現的恰到好處,但內心又有著一份期盼變勇敢的信念。之后主動站出來為威廉辯護,主動要求前往汴梁,直到最后回眸殺,舍身滅饕餮。可以說鹿晗作為一個小配角將一個小兵成長的過程在這部英雄對抗饕餮的影片中鮮活的演繹了出來。
6.佩德羅·帕斯卡and威廉·達福:片中飾演歐洲雇傭兵,前者英勇善戰,后者陰險狡猾。兩者作為配角演技無可挑剔,而且這兩個演員的存在,為本片增色不少。
7.彭于晏、林更新和黃軒:片中分別飾演虎、鷹、鹿三軍將領。沒什么出彩表現,完全就是穿著光鮮亮麗,刷臉刷存在感。
8.鄭凱、王俊凱:前者演一個皇宮大臣,一看就是個昏官;后者演當時的皇帝,一看就是個昏君。鄭凱的昏官演的還不錯,對下趾高氣昂,對上奴顏婢膝。小鮮肉王俊凱真是難為他了,好好一個標榜正能量的小青年,演了一個懦弱無能的昏君,沒什么演技,臺詞也說的一般……
9.陳學冬:一閃而過沒有留意到,可惜了一個大帥哥只有幾秒的劇情。
影片亮點:
1.無影禁軍分為熊、虎、鷹、鹿和鶴五個軍種,每個軍隊顏色各異,戰斗功能也都不同,每位將領的服裝也個性十足。這點符合張藝謀導演對于精致服裝的追求,也確實給觀眾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2.林梅帶領的鶴軍女將士的戰斗模式:“飛索攻擊”。一個個身穿藍色護甲英姿颯爽的女戰士手持長槍,身上套著繩索從城墻上翻越而下,刺殺攀墻而上的饕餮。雖然看著感覺新穎,但是……這完全就是自殺行為嘛,成千上萬,漫山遍野的饕餮,這樣跳下去能消滅多少。
3.張涵予飾演的邵殿帥犧牲后,全軍為陣亡的戰士舉行祭祀。沉重的戰鼓聲,凄涼的秦腔還有漫天飛舞的白色孔明燈,這一段無論是音效還是視效個人感覺都是成功的。雖然依稀有著奧運會開幕式的感覺。
4.饕餮的形象。這是好萊塢技術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無論是單體的饕餮,還是成群結隊的饕餮,比之國內的各種五毛特效層次不知翻了幾番,當然成本也是相應的翻了幾番。《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片中的饕餮形象和《山海經》中所描述的饕餮至少在“目在腋下”這點上是相似的。
5.黑火藥的運用。本片有諸多中國文化代表元素,如長城,如秦腔,如戰鼓等等,還有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從影片最初威廉等諸位歐洲雇傭兵為了尋找黑火藥開始,到中期黑火藥出現運用在對抗饕餮的進攻中,再到最后用黑火藥炸死獸王,獲得最終的勝利。可以說黑火藥講整部影片從頭到尾串聯了起來。而其中有幾個運用火藥炸饕餮的場面也做的比較震撼,很好的體現的火藥在冷兵器時代的威力。
電影花絮:
1.《長城》是張藝謀首部與好萊塢主創團隊合作的電影,同時也是個人第一部IMAX 3D電影。
2.影片開機第一天馬特·達蒙就被鹿晗的粉絲震驚了,馬特·達蒙看到酒店里擺了四百多束花,都是鹿晗粉絲送的。那時候才感受到這些合作演員在中國的影響力。
3.電影《長城》里面英語對白,制作團隊也是英語交流,景甜為了很好地演角色,特意在美國訓練了半年,按照專業的課程安排,學習了數十套武術招式,掌握十余種兵器的使用技巧,熟悉英文臺詞。
4.佩德羅·帕斯卡表示自己是張藝謀的影迷,還特地給張藝謀寫了一封信,表示很愿意合作。張藝謀用中國傳統的毛筆和黃紙寫了一封回信,佩德羅·帕斯卡直接將這封信裝在鏡框里當成了一個紀念品。
5.《長城》后期特效制作長達15個月,為了制作視覺特效,張藝謀多次前往美國與工業光魔和維塔工作室商討電影視覺制作,包括設計出首次亮相大銀幕的中國神話怪獸饕餮。
6.2015年3月30日電影《長城》在青島東方影都正式開機。該片采用面積最大綠幕區拍攝,在青島萬達東方影都搭了一個長城,有一平方公里大,由360多個集裝箱組成,部分大場面戰爭都在青島東方影都拍攝。青島外景地劇組人員總數最高時達到1300人,包括群眾演員500余人。
7.影片的道具器材一共裝了350個集裝箱,其中維塔為電影共打造了4500件各色兵器,鷹軍箭就有1萬多支。
8.影片服裝設計中最大的挑戰是從零開始打造六種軍隊的服裝。設計師在每位將領的服裝上精心雕琢每只動物的造型,最復雜的一套服裝需要18雙手同時操作才得以穿上。服裝團隊中90%都是中國人。
總的來說,《長城》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這是一次中外文化的結合,也是一種對沖,中國元素搭上好萊塢特效,用一個傳奇故事,帶來一場還算不錯的視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