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是林黛玉的親外婆,也是林黛玉在賈府最大的依靠,她疼她,愛她,但最終并沒有成全黛玉和寶玉的幸福,為什么會這樣呢?且聽小白來分析分析這里面的原因。
林黛玉,六歲進賈府,在賈母的安排下,她同寶玉一個桌子上吃飯,一個屋子里睡覺,從這里可以看出賈母是有心讓他們在一起的。
而在薛姨媽一家來到賈府,并打著“金玉良緣”的幌子準備拆散寶黛二人時,賈母也是多次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1)清虛觀打礁,旁敲側擊:
清虛觀打礁的時候,張道士向賈母提到寶玉的婚姻,想為他做媒成全一段好事,賈母也是借機旁敲側擊的說了自己的意思:寶玉還小,這幾年暫時不考慮結婚的事,并讓這個女孩早點嫁了人,別因為寶玉耽誤了。
賈母這樣做的目的是很明顯,就是想告訴薛姨媽,快把寶釵嫁了吧,別打我孫子的主意,沒戲的。但是薛姨媽一家無動于衷,然后賈母也并沒有放棄。
(2)給寶釵過15歲生日,再次提醒:
寶釵15歲( 古代女子超過15歲,就已經很危險了,過了結婚的黃金年齡了)時,賈母給其過生日,其用意不過是再次提醒薛姨媽,寶釵已經這么大了,再不結婚會沒人要了,可薛姨媽還是樂樂呵呵的,裝傻充愣。
(3)讓薛姨媽給戲子騰房間,赤裸裸的逐客令:
賈母看到這母女兩臉皮這么厚,也就不管她們的面子了,所以大觀園那一節,賈母直接讓薛姨媽一家給戲子騰房間,這是賈母赤裸裸的攤牌了。也許這事放在任何人身上,估計都會受不了走了,但薛姨媽一家還是無動于衷。
最后抄檢大觀園的時候,賈母的幫手王熙鳳更是直接對王善保家的說了,別人的屋子可以查,唯圖寶釵的不能,因為她是客人,這一招才是厲害,也因此,薛寶釵第二天就忙著搬出了賈府,而在同李紈他們告別時,探春也是直接說,雖然是親戚的,也不用死住著。
所以說,賈母為了黛玉這個孫女的幸福,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然而最終沒有讓寶黛二人成親,也是有原因的?我覺得原因有這幾點:
(1)王夫人的全力支持:
薛姨媽如果沒能說服王夫人這個寶玉母親的話,她在為寶釵爭奪寶玉時,盡管有著“金玉良緣”這樣的借口,也是一點勝算都沒有的。
但有了王夫人的支持則不一樣,王夫人,作為寶玉的親生母親,自然是有權利為自己的兒子選擇婚姻的,她的態度很關鍵。
(2)元春的支持:
元春省親時,直接表揚了寶釵和黛玉兩個人的才華,并認為黛玉的詩更勝一籌,可見,元春對林黛玉還是挺認可的。
賈元春,作為賈寶玉的親姐姐,自然會關心自己弟弟的婚姻大事,所以她也一直在為他選擇,也許,她最初也是支持林黛玉的(畢竟祖母的意思罷在哪里,黛玉也有才華)。
元春的立場改變,是和她的母親脫不了關系的,王夫人一個月兩次機會入宮同她見面,母女兩自然交過一番心的,而結果表明,元春被母親成功的說服了。
因此,元春放棄了林黛玉而選擇薛寶釵,這在后來給賈府眾姐妹的禮物中就能看出來,寶釵和王熙鳳一樣;黛玉同探春迎春他們一樣。
所以,這個時候的賈母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她不得不重新來看待寶玉的婚姻,這也就遷出了寶釵和黛玉二人本身的原因了。
(3)寶釵和黛玉的比較:
性格方面:寶釵成熟穩重;黛玉刁蠻任性,愛使小家子脾氣。
身體健康方面:寶釵身體健康,體態豐滿(曾經寶玉還取笑過她像楊貴妃);黛玉身子柔弱,病不離身。
才能方面:論才華,自然是黛玉勝一籌;但論管理水平,寶釵又比黛玉強,畢竟寶釵是商人出身,且一直處理著自家的大小事情,在王熙鳳病后,她和探春二人暫管榮國府的表現,便是最好的證明。
出身方面:黛玉是正經的書香世家;而寶釵是商人出身,在這一點上,黛玉是有優勢的。
從這些比較中,我們不難看出,拋去對寶釵的成見,她其實更適合做賈府的少奶奶,賈母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她才動搖了自己的立場。
賈母之所以如此支持黛玉而反對寶釵,一方面是因為賈母疼愛自己的孫女;而另一方面則是討厭寶釵的商人出身;但事到如今,在王夫人,元春的雙重進攻下,賈母,也不得不妥協,畢竟,王夫人作為寶玉的親生母親,在對待寶玉婚姻這件事上,她比自己更有權利為寶玉做主。
所以,一向視黛玉為心頭肉的祖母,在現實面前也是不得不低頭的,最終,也只能同意王夫人她們的安排,讓寶玉寶釵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