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角七號》女主角友子打電話給公司抗議:她學藝術的,卻被派來做翻譯。對方安撫道:“現在流行不合適,你學藝術現在做翻譯,很是時尚……”
“不合適”是臺灣人的說法,翻譯過來就是“錯位”。
學藝術的在做翻譯,當會計的人理想是當一名教師,適合做學問的人在從政,明明是藝術家卻在經商……意愿與現實背道而馳,總是會心有不甘的吧。每日的掙扎、選擇、抑郁,乃至憤怒,進而絕望。其間多少痛苦,不是旁人所體會!
一個朋友中文系畢業,偏偏是極害怕文字的人。每每有人介紹編輯這樣與文字有關的工作,她避之唯恐不及,言語間盡是痛苦。那委屈又無奈的神色,讓人一句規勸的話都說不出口。放棄專業畢竟可惜,可要在痛苦中耗費一生實在太殘忍,我們怎么能這樣殘忍地對待自己!
還有一個人,所學專業不是他當初所選,安安穩穩地讀完大學,成績也不錯。只是一畢業就將所有和這個專業有關的一切統統拋棄,那個專業的工作根本不在考慮之列,甚至連相關的人都不愿意再見到。不得已的一次與專業有關的面試,竟如臨大敵。為把自己的創意付諸現實一直不懈努力,可是專業不對口又將他置于尷尬的境地。名校的畢業證書在他眼里成了嘲諷。一樣不喜歡的事究竟能帶來多大的痛苦,也許只有經歷的那個人知道。
就像電影里所說的:“現在流行不合適”,聽過的人會心一笑,笑過之后是絲絲的酸楚……忽然想起曾經的那個夢想,或者想到當下正在經歷的“不合適”,最后只能是無奈的嘆息。
崔健的歌詞:現實是石頭,夢想是個蛋;石頭雖然堅硬,蛋才是生命……一直以來我們都講求“服從大局”——服從現實——個人的愿望向來卑微,被認為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一個集體的所有人都成功了,這個集體能不成功么?
有夢想才有希望!就連最時髦的成功學都一再強調:“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最容易成功!”最幸福的人是工作即是興趣的人,世界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無不如此。一株枝干錯位的樹尚不能健康成長,一個錯了位的人生能有多少幸福和成功可言呢?一個連夢想都容不下的地方,好比一片連一棵草都長不出來的不毛之地,還指望它能長出什么旁的東西?還能有設么希望呢?
或許很多的夢已經被現實碾得粉碎,但是我們依然知道她的可貴!
2010.04.13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