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閑有個缺點,在第一集,范家老太太就告訴了我們,你還記得嗎?
范閑從小在澹州長大,一個人孤獨,恰好若若來陪他,兩個人偷溜出府玩得很開心。結(jié)果就遭到了管家的“懲罰”。
管家借口教訓(xùn)丫鬟來達到羞辱范閑的目的。
范閑生氣,打了管家一巴掌,雖然老太太沒有說什么,可還是讓若若走了。
后來,紅甲軍來接范閑,滕梓荊利用老哈來下毒,意在除掉范閑。
范閑因為顧及老哈的性命,沒有讓紅甲軍插手,而是一個人前去處理此事,差點喪了命。
回到家中,老太太已經(jīng)捆了管家,并對范閑說:你要學(xué)會心狠。
然后下令:把管家的腿打折,扔到船上,終生不能下船。
范閑不是心不夠狠,而是因為他畢竟是現(xiàn)代人,他內(nèi)心自有法度去衡量,他內(nèi)心覺得人生而平等,人命真的不是那么輕賤。
因為這個觀點,所以他才會對滕梓荊的死那么耿耿于懷。
所有人都說,滕梓荊不過是個護衛(wèi),可是范閑卻說,他是個人,他是別人的丈夫,也是孩子的爸爸,跟我們沒什么不同。
這不是心軟,只是價值觀不同。
當(dāng)范閑知道是林珙策劃牛欄山暗殺一事時,他決定去殺林珙。可是路上,他猶豫了。
林珙雖然罪大惡極,可他畢竟是婉兒的哥哥,他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對生命的敬畏,是現(xiàn)代人的本能。
他的遲疑,是心軟,更是對生命的敬畏。
幸運的是,五竹為他解決了這個難題。
再后來,他去捉拿司理理。司理理作為北齊暗探,并且還想要取他的性命逃命。
他對待司理理依然是很尊重的。
久審不下,王啟年跟他說,可以用刑。范閑拒絕了。
這個拒絕得到了王啟年的贊賞。
因為人還是需要有底線的。
尊重每一個人,就是范閑的底線。
司理理告訴他牛欄街刺殺的秘密,他答應(yīng)司理理會保她的性命,然后他就真的做到了。
即便是在生命最危急的時刻。
鑒查院內(nèi)亂,有人要刺殺陳萍萍,大批人涌向地牢,雖然前途未卜,但是范閑還是把司理理放出來并保護在身后。
影子跟范閑說,我們其實還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殺了陳萍萍。
可是范閑卻根本沒把他這個主意放在心上。
不是因為范閑知道內(nèi)幕,而是因為他本身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有情有義,對待曾經(jīng)想要殺死自己的滕梓荊,在誤會解除后,也能真誠以待,有著超越朋友的情誼,所以才能得到滕梓荊的真誠跟隨。
也因為如此,他打動了王啟年。
這份情誼,不是裝出來的,所以擁有童真之心的大寶才能坦誠相待。
多少感情,在利益面前顯得無足輕重,而范閑,卻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心,聽從自己的本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底線,才是立人之本。
一個人的底線決定了他的結(jié)局。
不斷打破自己原則和底線堅持的感情,結(jié)局一定會爛尾。要知道曲意逢迎換不來美好的愛情,無底線的寬容只會招致更多的放肆。
很多人覺得降低底線可以換回一些什么,其實不是,底線才能決定你擁有什么。
你的底線定得有多高,就意味著你能得到多少。
我們一直以為妥協(xié)一些,將就一些,這個世界就會為我們讓出一席之地,但最后除了失去更多,什么都不曾得到。
你會發(fā)現(xiàn),一旦你失去了底線,很快就會潰不成軍,你所在乎的東西,會一樣樣失去。通常降低底線換回的,已經(jīng)不再是當(dāng)初你想要的東西了。
懂得敬畏,才能讓一個走得更遠。
敬畏不是害怕,而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仰和尊重,體現(xiàn)一個人素質(zhì)與職業(yè)修養(yǎng)。懂得敬畏的人,必將是一個值得敬仰和尊重的人,也是一個做事靠譜的人。
一個人的失敗,往往不是輸給對手,輸給社會,而是輸給自己,輸給自己的無知,輸給自己的狂妄,輸給自己的自大,輸給缺少一顆敬畏的心的自己。
范閑的心軟,或許是他最大的缺點。
但這也是他最大的優(yōu)點。
因為這個“缺點”,讓他有底線、有敬畏,最后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有底線的心軟、有底線的敬畏,才是一個人應(yīng)有的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