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8點了,想起要打卡這件事情我就又感到焦慮起來。當然,有一點心理學知識的人就會知道焦慮的作用是倒U型曲線的。合適的焦慮水平是有益于工作的,而我的焦慮水平可能已經達到了恐懼的水平。
恐懼會使人腎上腺素提升,這種提升會加重人的恐懼,惡性循環,我恐懼的可能已經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恐懼時的感受。
這讓我覺一切事情都很難,就像是陷入了沼澤地。正常且沒有合適知識的人都會選擇掙扎,我們怎么能這么沒有毅力,難也要做啊
天知道,你越掙扎,筋疲力盡的越快。
我一直以為非常容易感到疲憊,中醫西醫都看了,沒事,只能說好好吃飯,多鍛煉。我健身一個季度了,吃飯更是我拿手的,但是我還是長期臥床不起的。
我的累是真的,但沒人相信,因為我啥也沒干,以至于我自己都有點不相信。
直到我最近看到一本書,描寫了一種病叫神經敏感癥,然后我發現我所有的問題早就被人寫成了書,可惜是外文的,最近才有中譯本。
不得不感嘆,知識很多,但知識的流動性很差的。一是人們獲取知識并沒有因為互聯網時代而變得容易的,容易獲得的都是無用的而已,有用的知識還是在固定的圈子里傳播。二是人的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你只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識上一點點擴張。
話說回來,神經敏感,顧名思義就是容易緊張和恐懼 ,這些狀態會在無意識時調用你的肌肉和情感。如果你注意觀察自己,就會發現,你在緊張和焦慮時,你的肌肉也是緊繃的,你覺得自己什么都沒做,但你的身上已經負荷了很多。
因為恐懼調用身體負載運動,你的神經就會變得敏感,一點小事就能讓你如驚弓之鳥,一點破事也能讓你潸然淚下或者喜笑顏開,這又加劇了你的情緒調動,一切又走上了惡性循環,一天下來,你不累誰累呢?
掙扎了半天更累了,更什么都不想做了。
這一切讓我有點如夢初醒,掙扎個鬼啊,不如第一步就是接受,我先躺平,這樣就算不會好轉,但我保存了力氣且不會再掉下去。
第二部就是飄起來。越掙扎越抵抗。那我用巧勁。我躺平喊人來救我,我喊兩嗓子總不會沉下去吧。以前每天想到要打卡就愁的頭疼,這可不行,我得飄起來。你看我不知不覺又寫了834個字。
這里我覺得那書作者還差點東西,就是關于完美主義的。因為我每天都想寫個好文章,但我又確實沒那么多時間。這一下子就飄不起來了。完美的反義詞就是0。
現在我的目的就是寫1000個字,你看轉眼就是926了,雖然這文章里有很多廢話,但我想不幸有人讀到了,也會收獲不少的。
我講的這本書叫:焦慮癥的自救,是克萊爾威克斯的。想看的朋友不要買錯了,網上重名的垃圾書還是很多的。
寫夠了,我要去干別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