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紫燕兒雕梁上肩相并,
一對粉蝶兒花叢上偏相趁,
一對鴛鴦兒水面上相交頸,
一對兒虎貓兒繡凳上相偎定。
覷了動人情,不由人心兒硬。
冷清清偏俺合孤另。
——無名氏 正宮 塞鴻秋 《一對紫燕兒》
很直白的語言,表達出閨中女子思春與幽怨之情。開首四句排比,春天所常見的動人景象,美好畫面總令人有所感觸,特別是處于困頓之中的人。
不知道這女子被困家中遇到了什么問題,總歸脫不掉封建禮教的束縛。不過語言倒是直白大膽,這反抗未必會有用,但總歸是一種抗爭的方式。
前面鐘嗣成《風流貧最好》也用了一串排比,用一串“一”寫出窮書生的窘迫與所處環境的不倫不類,這里的排比同樣用數量詞“一”,寫出春天里這些生靈給人的溫馨與浪漫之感。可見數量詞用對了用多了也不顯單調,反而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元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沒有留下作者姓名,統稱為無名氏。其中一部分是民間藝人口頭創作,經收集集成者加工定稿,一部分原為獨立之作,流傳過程中作者名姓遺失。這樣的作品更口語化,有著天然質樸的本色,比較接近于民間歌謠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