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正面管教
以: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意識到了孩子錯誤行為背后都是有深層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但是對于哪些需求還沒有深入全面的概念,這里提到了獲取關注、顯示權力、尋求報復和無能為力。顯然,每一種需求對應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
此外,孩子的行為并不是以真實依據而產生,而是以他認為真實的感受為基礎。這點以前也沒有太考慮過,這么想來,有時候孩子一些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為背后,可能是先期未滿足的需求積聚所導致,甚至是一些大人壓根不在意的事情,但是給孩子造成了失望的感受。
致:
1、以后遇到孩子的問題行為時,一定要提醒自己,這是孩子缺乏信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導致的,讓自己更多關注于行為背后的四方面需求:獲取關注、顯示權力、尋求報復和無能為力,然后再與孩子對話,考慮如何引導。
2、在與孩子對話的時候不能想當然,多聽聽孩子的意思,減少自以為是和理所當然,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事情合理性。
用:
周末跟好朋友孩子一起玩,好友事先也提醒過自己孩子最近愛打人,我想男孩淘氣一點是正常的,也沒有特別在意。后來兩天接觸下來發現:這個孩子真的是特別愛動手,玩著玩著忽然就掄一巴掌到我們孩子頭上了,另外特別護自己的東西,不愿意分享,特別粘媽媽,情緒比較容易波動,有時候沒如意就哭一鼻子。
雖然對這個孩子接觸的有限,他和父母親人之間是如何互動的了解的還不夠深入,但是以我初步觀察,在四方面需求中,可能尋求關注和顯示權力的可能性大一些。他的媽媽對孩子照顧的特別細致,對孩子也約束的比較多,所以孩子可能是在與別人的互動中在探索自我權力。另外,兩個孩子第一次見面還沒有基本的信任,當他的父母對我們孩子表達關心或者要求他分享的時候,可能他對我們孩子內心是非常排斥的,積累到一定程度自己就上手來表達不滿了。
雖然不是別人的問題,但是事后的積極思考對于理解自己孩子也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