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這樣一段酷熱難耐,見面除了互道“這天也太熱了吧”之外都沒什么更好話題的日子里,我以為的幸福生活就是上班待在空調屋,下班有人接,回到家還待在空調屋,一邊吃冰鎮西瓜一邊看腦殘劇的樣子。
不用為了生計而在酷暑中奔波,不用為了工作而在烈日下暴曬。
02
我尋思著以前沒有空調的日子是怎么熬過來的。可是,我在記憶庫里來回扒拉,都挑不出一件與“熬熱”有關系的記憶,我腦海里的畫面依次如下:
小的時候,再熱的天氣,都不曾影響過胡同里小伙伴們的玩興,丟沙包,跳皮筋,或者追追打打,跑跑鬧鬧;
高中的一個炎炎夏日,我們幾個同學騎車到郊區釣魚,魚沒有釣上一條,捉了九條泥鰍。回來的時候,被見到的人說整整曬黑了一層;
大學的夏日,我們在烈日下站軍姿、踢正步,衣服上一道道的鹽印;
我的弟弟,無論在多么明晃晃的太陽下,都堅持和他的那些瘋狂的球友們踢球。
酷熱,抵擋不住青春年少,玩耍,辛苦,激情,夢想。
03
酷熱,在我們越來越老的日子里,對我們做選擇或決策來說,顯得份量越來越重要。我們逐漸習慣于待在舒適區,一想到一步之遙的熱,就足以令我們望而生畏,裹足不前。
我待在生活的舒適中,日益嬌氣、矯情起來。我對熱的敏感度逐年增強,對熱的忍耐力逐年下降。這個夏天的我,就想待在天堂般的空調屋里,吃瓜,看腦殘劇,當然了,如果能不用天天跑那么遠去上班就更好了。
04
家中的 Z 先生目前倒是實現了我一直追求的理想。我異常珍惜的周末在他看來稀松平常,他的每天都是周末。他追劇看書,他做家務接送孩子。他待著待著,就生出似乎沒給家里做什么貢獻的感覺來。
以前上班的時候,即使一天下來沒干什么工作,也沒有過這種感覺。而現在不上班也有工資可拿的日子,卻令他產生了不勞而獲的感覺。
那就干點活吧。陸續有人找他想加盟連鎖公司、合伙開咖啡店、入股辦學等等,在每一次考慮、考察的過程中,我們越發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令人沮喪的真相:我們待在體制內太久了,不僅沒有足以支撐創業的首付,還悄然喪失了吃苦耐勞的創業能力。
即使開咖啡店的機會最令我心動,可是一直以來我都空有此夢想,卻從來沒有為它去學習過、積累過任何知識、資源。如今兩手空空,瞻前顧后,我們不得不忍痛放棄。當實現夢想的橄欖枝拋過來時,才發現自己根本接不住了。
05
待在舒適里太久了,久到夢想其實早已放下卻并不自知,空留一腔虛假的熱情。
待在舒適里太久了,久到已成習慣,無法離開,就像魚缸中的魚兒,看似整天在方寸大小的水中游來游去,等著喂食,很無聊無趣,可是一旦讓它離開,它就只有死路一條。
我想起去年的冬天,Z 先生給魚缸換水,他從用加溫棒加溫的魚缸里剛把魚兒們撈出放入桶中曬好的水里,那些魚兒們竟然一下子“休克”了,Z 先生趕緊又把它們撈起放回溫水中,魚兒們才復活了。
在溫水里習慣的魚兒們,即使到了已經曬過不那么涼的水里,依然還是不適應。
我雖然不喜歡體制內朝九晚五還經常加班的生活,經常對著 Z 先生念念不忘我的辭職理想,可其實我已經被二十多年規律的生活模式所壓抑、所束縛,與外界有些格格不入了。我既放不下我已擁有的,也看不到我沒有的,最重要的是,我也已經沒有了重新開辟新天地的激情和能力。
就像夏日里的我,被火熱酷暑烈日悶濕所束縛,我既舍不得包圍我的空調風扇,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我根本不需要走出去,我已經擁有了我想要的幸福生活。
06
想起上周三,因為過生日,我和同事在酷熱難耐的中午去市場上買了個大西瓜還有其它水果,回到辦公室的時候汗水浸濕了背后的衣服。
我倆推門而入,空調從早晨就布下的“寒冰”陣法,一下子將我們團團圍住。
同事情不自禁而又舒爽無比地攤開雙手,喜笑顏開:“這簡直就是天堂!”
我不知悟到了什么,立刻接上一句:“其實天堂不是一直待在空調屋,而是從外面進入空調屋的一瞬間。”
待在空調屋太久,已然忘了空調的味道,只有經歷炎熱之后進入的瞬間,才能領悟它的美妙。
07
我看到朋友圈里沈十六發狀態說,經過一周的盤算琢磨,昨晚熬夜完成了一個短篇,發給了編輯,終于可以放下心去玩啦。我還想到我一直在追的美劇《犯罪心理》,側寫師們經過身心煎熬之后偵破了一個個連環殺人案。
沈十六的“可以放心去玩啦”的快樂,美劇中側寫師們破案后彼此間的會心一笑,在我看來,就是進入空調屋的一瞬間。
我記得某個電臺的一句早安語這么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莫過于經過一番努力后,所有東西正慢慢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08?
雖然我今年開始重拾塵封許久的文字夢想,中間也偶爾放棄過,也屢次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但其實一直也未曾找到為何還要如此折騰,何不坐在沙發上享受電視劇快樂的原因。
為何我要脫離舒適區,如此辛苦折磨地度過寶貴的閑暇時光?
或許,就是為了追求進入空調屋那一瞬間,天堂般美妙的滋味吧。
簡書卓婭xyz-文章健身房-心理學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