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丈是我到目前為止見過的,對于孩子教育最充滿負能量、負面評價的人。
表妹六年級畢業的時候,成績不是很理想,小姨想在暑假的時候為表妹報一個初小銜接班,提前讓表妹進入學習狀態。小姨丈的第一反應就是反對,“報什么報,你看她那種學習態度,報了也是浪費錢,她肯定沒什么用的”。講這句話的時候,家里好幾個親戚都在場,我心里為表妹感到委屈,一時不知道如何反駁,只能尷尬地看向表妹。原本以為會是雙眼盈滿淚水的她居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很淡然。別人看來可能真的會誤以為這個孩子就如她父親所言。但是在我看來,表妹只是用這樣一種淡然處之的外殼把自己包裹起來,免得受到姨丈飛射過來的毒刺的傷。不知道長年累月的包裹下,這個外殼有多厚了。因為姨丈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暴躁,如此批評他的孩子。
今年表妹中考,成績一般,但比考試前進步了八十幾名。她的分數報考普高綽綽有余,只是想進好的高中會比較危險。小姨和姨丈商量填報志愿的事情。恰巧鄰居不知道從哪里打聽到有一個中職學校開設了地鐵服務的班,三年畢業后包分配工作。小姨丈非常興奮,對表妹說“不然你就報這個中職班吧,你說你去讀高中,萬一日后高考考不好了,沒有學校讀,那咋辦,還不如現在進入這個中職學校,還能包分配工作”。
聽到阿姨轉述姨丈的話,我的內心是拒絕的。nonononono......烏龜和兔子賽跑,雖然不知道結局是輸是贏,好歹人家烏龜還能帶著毅力和自信,奮勇前行。你作為一個人,還沒和人家賽跑呢,就扔下跑鞋,脫下衣服,雙手一舉,“我輸了,不用比了”。志氣和自尊丟了一地,撿不起來。
誠然,姨丈有他自己的角度考慮表妹的未來,畢竟現在就業這么嚴峻,先于別人占好坑,這是很讓人安心的事情。但是這樣對于表妹的負面評價實在要不得,等于就是向表妹宣布“你還是別讀高中了,你會失敗的”。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人們想要砍伐一棵樹木,不需要動用砍伐工具,只需要每天大家圍著這棵樹,進行咒罵,過不了多久這棵樹就會凋亡。
可以想象,參天大樹都抵擋不過人類的負能量,更何況一個孩子。長期處于這樣的批評、謾罵、指責的家庭,不知道表妹是如何面對并且長大的。
小姨丈這種自動化負能量的思考、行動機制應該和他自身的經歷和成長息息相關。他是牙醫出身,本來自己在村里開著一間小診所,考了好幾年的牙醫證書都失敗而終。后來醫療行業開始嚴抓,沒有證書的不能開診所,迫于無奈只能把診所關了。他另辟新徑,開了一間小小的藥房。所謂的藥房其實就是學校的兩間教室。村里小學搬到新住址,原來的就租借給小姨丈,他們一家子四口人就住在教室里,守著藥房。藥房的生意由姨丈打理,時好時壞,勉強維持生計,小姨則到外面打點零工,當個教練,共同維持這個家。姨丈的弟弟,一樣是學醫出身,由于有拿到證書,很快就順利地進入鎮醫院工作,奮斗了十幾年,現在已經是領導級別了,他們在城里買了房,安家落戶。而姨丈守著他的藥房,直到最后又因為沒有資格證書,藥房也被取締了。
小時候我們背得最多的一句名言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經歷太多的失敗,反而把我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摧毀沒了。我們不是名人,沒有名人那般剛強的意志和執著的信念,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體會過成功帶來的喜悅愉快之情,會讓我們更加有動力和信心去挑戰。
成長過程中的屢屢挫敗,加之外界的評價,自己的對比……姨丈在這樣苦澀的心路歷程里如何生存下來,也許他怨恨過自己的無能,也許他曾夢想過自己拿到證書時親朋好友的欽佩之情景,也許他也感慨過命運的無情和不眷顧……失敗、頹廢久了,人就陷入沮喪的怪圈,固著了思維方式。我這么努力了都沒成功,你也不用努力了,因為結局一樣的失敗。所以才會有姨丈對著二年級的小表妹說“你不用讀了,你肯定沒有什么用”,才會有他如此評價大表妹的學業和未來。
大浪淘沙,要從一堆堆沙子中淘出金子不容易。可是如果不伸出手來淘,而是就此斷定:這里不會有金子的。失去機會的你永遠不可能收獲財富的。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一味的負能量評價,只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綽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像一棵枯萎沒有活力的小樹,日后只能應對小風小雨,暴風雨一來,這棵樹就會被摧毀了。父母的關愛和鼓勵,猶如培育樹苗的肥沃土地和雨露陽光,讓我們共同栽培好每一棵獨一無二的小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