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武它術(shù))
再見了,三潭印月!
大約十分鐘后,我們乘坐的從三潭印月島出發(fā)的游船,在“花港觀魚”碼頭平穩(wěn)靠岸。
“花港觀魚”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它是以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不過,我們一行五人,并沒有去“花港觀魚”,觀賞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等五個景點。此行的目的地是另外一個著名景點——“雷峰塔”!
沿著蘇堤向南,過了映波橋,左拐,踩上了西湖邊的塊石路面。兩旁的垂柳,遮住了艷陽,隱隱約約地。細絲輕撫,飄來了淡淡的清涼。前方不遠處,依山臨湖,驕陽下的雷峰塔巍峨矗立。漸行漸近,身邊的游客也多了起來。滿載的電動旅游車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梭,輕松而又敏捷。真佩服這些身手不凡的駕駛員!走,拐,停,爬坡,下坡,掉頭,避讓,攬客,卸客……這些動作,他們做得如同閉著眼睛走路那樣老練。我們在心底里替這些西湖人擔心,其實都是多余的!
乘著高高的、長長的電梯,我們上到了雷峰塔下。抬頭,舉目,巍峨的塔身顯得更為壯觀。覆蓋銅瓦的屋頂,下掛銅鈴的飛檐翹角,風姿優(yōu)美,古色古韻。拾階而上,進入塔基一樓大廳。中央八角形的保護罩內(nèi),雷峰塔舊址倒塌的磚塊靜靜地躺在里面。看著這些斷垣殘壁,心中五味。百年修得同船渡,許白故事天下聞。人妖續(xù)緣,感天動地。古人都云,君子成人之美!傳說中的那個禿驢法海,肯定忘了這句哲理箴言,雖遁入空門,但心猶凡塵。佛界是空,他懂?他不懂!!老天爺懂,雷峰塔終究還是倒了!這算是給了善良的中國老百姓們一個圓滿的交待。
站在雷峰塔頂層外挑平座的檐廊上四望,南部腳下,大山懷抱中的凈慈寺莊重肅穆;湖中央的三潭印月島,如同翡翠般玲瓏剔透;北部山上重重疊疊的僧樓殿宇,碧空下清晰可見……
“翠影雷峰晚日曛,千秋吳越逐煙云”,“晚霞鍍塔,佛光普照”,描述的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遺憾的是,我們離開時才下午兩點,所以也未能一睹夕陽下雷峰塔的古韻美。這樣看來,要想真正領(lǐng)略大美西湖的文化風韻,得在西湖邊悠閑地住上一些日子。這于現(xiàn)在的我來講,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離開了雷峰塔,回望夕照山,山上雷鋒,腦海中飄過明代詞人莫番的蝶戀花:“古塔斜陽紅欲暝,西崦人家,半在桑榆影。水印殘霞如灌錦,煙花佛國非凡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