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或許是這一生中最后一個輕松、毫無壓力的假期,這兩個月的時間,我想要它更有價值,也就是除了學習,我更想要有規律的生活;所以結果就是——每天晚上七點半上班,第二天早上四點半下班。
下班的天永遠都是黑漆漆的,路上的人也總是行色匆匆。
這并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曾經無數次想過離開,但又覺得對不起這么多天的忙碌和培訓等待的辛苦。
每天上下班都是一個人,不想和哪個人說太多話,也不愿意和誰一起去吃飯,每到休息時候,就獨自發愣;吃飯時間,隨便出去買點東西,然后回來找個公共椅子坐下來,看電子書、記單詞。
越長大,越孤單,果真如此。
只是最近很倒霉,有一天下班急著過安檢出去打卡回家,就盡最大的努力往門口跑,結果因為不合腳的鞋子和地面發生了不該有的摩擦,讓我感覺身體突然失去了平衡,瞬間無法控制地就趴在了地上,把膝蓋磕得青一塊紫一塊。
疼是次要的,關鍵丟人就尷尬了。
特別累,還總是不被認可,時間久了,自然也就煩了,誰說我怎么怎么了,該怎么做,我就保持沉默,偶爾“嗯”一聲冷漠敷衍。是啊,領導永遠有理,他們說的話的對錯我也不想去糾結,只是我知道我沒有心思跟誰吵架,也沒有必要跟誰鬧不愉快,一言不合就不吭聲,誰也拿我沒轍。于我而言,比起抬杠,冷暴力可能更有用。
每天都感覺窩窩囊囊、行尸走肉、極度不想再待下去,但是該去上班的時候還是按時去打卡,認認真真地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這該算是一種生活態度吧,自己選擇的路,結果也應該由自己來承擔。
晚上十一點多出去吃飯,轉了半天走到一個人挺少的賣烤肉飯的地方,說實話,其實是砂鍋刀削面讓我眼前一亮。
進去,然后點了一份刀削湯面,六塊錢,老板說如果加一塊錢的話會送果啤或是飲料,我果斷拒絕了,因為真不喜歡喝涼的東西。待我付完錢,他不像其他商家那樣,直接連頭也不轉,沒有想要去確定一下我是否轉賬成功的意思。
坦白講,飯不是很好吃,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種砂鍋刀削,就是家常飯那種。
旁邊桌的兩個大姐吃完開始收拾東西準備走人,不知怎的討論到飯的甜咸問題,老板也開始說有時候都不知道該怎么放鹽,有的人口味重,有的人口味淡......我就在那里聽著,安靜地吃自己的飯,不作聲。
她們走后,老板問我飯口味怎么樣,我說挺好。他閑了下來,坐在靠門的那個位置,跟我嘮起來。
他問我是不是新來的,我告訴他我是個暑假工,他說難怪沒有見過我,經常來的和常在門口走過的人,他都能認識個熟臉。
他說店里的飯都很平價,也做不了多好,就賣得跟其他飯店大差不差,送啤酒飲料的話也就加一塊錢,這樣相比較起來,還是較其他店便宜了一些;如果有人說特別餓,要求量大一點,他會加上一些,做得口味適中,而且能夠讓人吃飽。
人就是特別奇怪,習慣了在哪一家吃飯就經常去,但我不那樣,就偏偏喜歡換著吃,在外邊吃飯,一個星期不重樣。
他讓我周一過去吃飯,那天店里所有的飯都半價,老碗面、各種烤肉飯都很便宜,我笑了笑,沒有多說什么。
說起上夜班作息紊亂,吃飯不按點,就看餓不餓,不餓的時候可能一天只吃一頓飯。記得他說前幾天去檢查身體,醫生告訴他說狀況不佳,過度勞累。我跟他說讓他晚上不要熬到那么晚,最遲干到八九點就該收攤回家了,他說我們基本上都是十一點左右出來吃飯,不能太早收工,畢竟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要是撒手不干,沒辦法去養活他們......
本想告訴他身體才最重要,只有健康才能夠讓家人有安全感,這才是他們想要的;卻又突然走進來兩位客人,她們報了三份飯,正準備在剛走的那兩個大姐就餐的桌子旁邊坐下,老板立即起身很不好意思地說凈顧著跟我說話,都忘記把桌子收拾一下了,笑嘻嘻地招待她們入座,后匆匆忙忙去廚房做飯。
話到嘴邊,我又咽回肚子里——他太忙了。
安靜地吃完飯。
“老板,我先走了,謝謝啦。”
“哎,好嘞,歡迎下次再來啊。”
“嗯,行。”
今天早上加班,連班到六點半,之后出門吃早餐,自己到處走走,無意間看到一個中年男人,不記得架了幾根拐杖,一只腳耷拉著離地有一段距離,走路看起來特別吃力,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往前挪動步伐......
當我買個夾饃吃完,又考慮了許久買了杯紅棗豆漿帶回車間門口,就剩下十幾分鐘就到點打卡,無聊地翻動著手機屏幕,不經意間抬頭看見那個男人,他以自己相對較快的速度從我的眼前走過。我思考了一陣子——他是中途去了哪里,還是就從我在廠門口見到他那一刻起就一直往這邊走著,不過是現在才走到了這里罷了。
想了很多,不由自主地就對他產生了悲憫之心:身體都不健全了,卻還這么拼命地為了生計而勞累奔波。
也是,當你感覺周圍環境什么的哪哪兒都不好,做什么事情都不順利,總有一種不想活的沖動的時候,真該想想那些艱難行走的人們,他們所邁出的每一個步伐都如此沉重,也許你輕而易舉能及之事對于他們而言都是一種奢侈。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確實。
前幾天剛發現了生辰App,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能讓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多久,精確到每分、每秒甚至更小的計量單位。可以自己設置死之鐘,以便了解自己假想的余下時間里能做多少事情。
二十歲,身體年齡遠不止這么大。
以前總是渴望快快長大,現在又擔心自己很快變老,魚尾紋、抬頭紋都往臉上爬,真怕哪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老得不成樣子——
得而不惜你該死。
作為一個成年人,可以有思想、有主見,可以為自己作出所有的決定,可以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可是有時,自以為是總是沒有好果子吃,不聽勸告,想要掙脫父母的懷抱,往更高、更遠的地方飛去,終歸是要付出代價的。
有些話說得多現實啊:生活從來不會招招手說你過來,我們講講道理,生活只會一個大嘴巴子把你打在地上之后,說傻逼學著點。
嗯,有資本才有資格任性。
成熟都是被磨煉出來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去嘗試,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摔倒了爬起來繼續往前走,吃再多的苦都無所謂,只要能夠從中學會一些東西,那便是所有的價值所在。
沒有人是最好的老師,生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