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決了一個工作上的難題,心情非常美麗。不過更加美麗的是,竟然通過這樣的溝通,開始理解了合作伙伴的笑意與愁容。
愛思考的人通?;ㄙM很長的時間去閉關冥思,一心想要憋出什么偉大的計劃,但是往往實踐過程中卻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當我發現自身越來越偏向這樣的狀態時,心理是高度敏感的,明知道不應該,卻是理直氣壯地安慰自己:這是必須的。
思考與行動的平衡是畢生需要學習的技能和追求的理想狀態。在頻繁地調換工作之后,我發現越來越難以駕馭這樣的平衡。不過,在我參與了30天寫作訓練的過程中,隨著文字數量的積累,開始察覺到自己在把控兩者平衡方面摸到了一些門道,因為無論是思考了多久,總要在限定的時間之前落實到文字呈現出來,雖然文字表達能力有點過意不去,但這并不影響維持習慣的定力。
跟朋友一起做的玉器行業互聯網項目,最初是帶點模糊的頭緒,因為我們并不了解這樣的項目會不會受到大家的喜愛。頭半個月是在思考中度過的,看書,看資料,思考模式,覺得我們的方向很正確,但達到目的的道路有很多種,不知道哪一種是合適的。
直到今天,針對總結出來的內容,我跟朋友進行了無偏見討論,先擺出事實,我說我的想法,你說你的想法,看看中間有無交集范圍,然后排除明顯不切實際的,雙方存疑的,剩下的可能就是合理的。就在這樣的反復溝通中,我慢慢地發現了存在我們之間的一個認知障礙:我把項目想窄了,他把項目看寬了。
看寬了,認為哪種方法都行,都可以嘗試,但容易造成焦點模糊;想窄了,看起來易于操作,但出來的內容過于機械,影響不夠深遠。當我們共同發現這點時,雙方都樂了,然后總結出來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這樣我們又可以愉快地聊天了。
朋友是個豁達的人,想得開放得下,一直在職場中緊張的我不太明白他的坦然,畢竟俱樂部經營了5年,并沒有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還往里貼了不少錢?;蛟S今天,我開始逐漸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