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招弟”這個名字應該是很久以前了,有多久呢?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切,想必20年是有的,也就是說那個時候我還是在上小學。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關于這個名字,最早的記憶是和中國女排有關,我清晰地記得,當年中國女排最早奪取世界冠軍的那一批隊員里,有個人是叫做“招弟”的,至于她姓什么,時隔很多年,確實已經記不清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前些年,那年我看到一則新聞,我才真正完全確認那個名字,叫作陳招娣,且“娣”是帶有女字旁的。陳招娣,郎平的隊友,中國女排的冠軍成員,而且還是主力隊員。但是非常令人悲傷的是,那則消息是關于她癌癥去世的新聞。今天,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天當我重拾起這段記憶的時候,中國女排已經拿到了第10個世界冠軍,作為曾經的中國女排功勛前輩,我還是確認了一下那個具體的時間點,2013年4月1日,也算是對前輩的一種緬懷。

因為中國女排這種特殊的榮耀光環,使得我最初的時候,對招弟(招娣)這個名字還是有些感情在里面的,雖然說這種感覺可能很弱小,但也絕對不會產生任何討厭的情緒。
之后,關于“招弟”這個名字的記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出現在了影視劇里,而且大多數出現在了六七十年代那個特殊時期。而現今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張藝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也就是章子怡飾演的那個招娣。電影里的故事很美好,愛情也很感人,更為難得的是,女主角章子怡憑借“招娣”這個角色,拿下了之后的百花獎最佳女主角,也就是“影后”的桂冠,而那一年,章子怡只有19歲。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某個很火的綜藝節目,想起了“螞蟻競走10年了”這個梗,似乎也是與這個電影有關,只是這種讓這部電影,讓招娣再次火起來的方式,不知道是該高興呢,還是難過?

再有一個記憶,就是關于姜子牙的妻子,某部電視劇里,也給姜子牙的妻子取名叫做招弟,馬招弟。姓馬估計是有可能,但是招弟肯定是杜撰的了。
所以呢,以上這些記憶還算愉快,很長時間以來我只是把它當作一個很普通的名字而已,就像絕大多數名字一樣。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想到這個名字是女孩子們的專屬,也還沒有聯系到“重男輕女”這樣可怕的思想,直到看完了《半生緣》,看到了《四世同堂》,從此對招弟(招娣)這個名字再沒有任何好感!
張愛玲的《半生緣》,畢竟這是一部讓人唏噓感嘆的作品。如果你要問我最心疼里面的哪一個角色,似乎相較于顧曼楨和沈世鈞的錯過,我反而更心疼早早過世的招弟。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感覺,就像我更心疼《簡愛》里的海倫一樣,同樣的生病,同樣的凄慘死去。

作為祝鴻才和前妻所生的女兒,招弟在祝鴻才和前妻離婚,娶了顧曼璐后,只能跟著媽媽回到了鄉下生活。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招弟的媽媽去世了,生活所迫招弟又不得不回到父親祝鴻才的身邊,雖然這個父親很不靠譜 而自己又不得不接受個后媽。
如果顧曼璐可以生育,也許生活可能會是另一個樣子 。可悲的是,招弟成為了祝鴻才和顧曼璐吵架的犧牲品,顧曼璐一發脾氣,很不得一巴掌打過去。借用書中的原文:
“那女孩子又瘦又黑,小辮子上扎著一截子白絨線,呆呆地站在那里望著她,她真恨不得一巴掌打過去。”
這種情況直到顧曼璐死去,祝鴻才變得落魄之后才有所改變,當然還有因為招弟有了個小弟弟,也就是祝鴻才強迫顧曼楨之后所生下的小男孩——榮寶。同父異母的姐弟兩個關系很好,招弟也是個好姐姐,但是猩紅熱卻奪去了小招弟的生命。

也許是招弟這個名字終于發揮了作用,讓同樣患了猩紅熱的榮寶活了下來,可悲的卻是招弟死后只是那么草草了事,似乎自己只是被當作弟弟的陪襯。
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的冠招弟,恐怕我們更熟悉一些,如果說《半生緣》里的招弟更多的是別人施加給她的悲劇的話,那么《四世同堂》里的冠招弟則完全是自己一步步墮落到的深淵。

雖然說“子不教父之過”,冠招弟成為漢奸,很大原因是因為她的父親冠曉荷和母親大赤包都是漢奸,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為什么自己的姐姐冠高第能夠做到深明大義呢?想來也不完全是家人的強迫,自己甘愿墮落,以為貌美可以得到一切終究只會越陷越深。

如今,時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估計也很少有人會給自己家的女孩子取名叫作招弟了,今天反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有個女兒,爸爸們也會把她當做可愛的“小棉襖”,給女孩子取名字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包涵中國傳統文化寓意的名字也多了很多。
我自己呢,當然也很厭惡招弟這個“重男輕女”的名字,我最近反而對《詩經》里的“歸寧”這個詞越來越有興趣,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寶貝女兒,不論是長大之后還是以后嫁了人,都能夠經常多回家看看的話,“歸寧”這個名字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好的,就這些吧!
最后,恰逢祖國70周年生日,祝祖國和我們每一個人,未來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