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相信大家在享用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時,聽到“袁隆平”這個名字一定有不少感嘆吧!對!“袁隆平”這位享有“雜交水稻之父”尊稱的院士,是他一次次的研究創新改變了水稻的生產技術,讓我國的糧食產量突飛猛進,人人不再飽受饑荒的痛苦!可能大部分的人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也和小編一樣是在小學的課本里吧!
今天為什么把這位可以尊稱為“爺爺”輩的大人物請進我的文章里,是在媒體的報道中看到已87歲高齡的袁隆平居然還帶領他的團隊馬不停歇的努力科研以及他簡樸的生活習慣而感到驚奇而為之一敬!
在農業科研中傳來兩大可喜可賀的消息。
消息一、“敲掉”水稻含鎘基因
鎘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金屬元素,主要是通過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而對土壤形成的一種污染,而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谷類作物,如果這種元素被人體吸收一旦積存,就會導致軟骨癥,嚴重會引發癌癥。而袁老這一技術的創新突破,更讓我們更加吃上放心的大米飯。
消息二、研發出“海水稻”
在我們全球有9.5億公頃的鹽堿地,其中1億公頃就是15億畝在我國,目前在我國勘探出2.8億畝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而袁老在去年十月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親自掛帥成立,在今年四月播種,9月28日30多為專家實測發現,這批水稻在含鹽堿度千分之六的水域里成長,病蟲害小,營養價值高,畝產已達到620.95公頃,高于此前預估的畝產僅300公斤的預算,這一成績標志著我國乃至于全世界在未來不再受饑餓的困擾。
而這位值得尊敬的袁老根本沒有打算停下的腳步,還要為下一個目標“打造國際種都”而前進努力!更讓我們感嘆的是這位已87歲高齡的老人,身價已千億,但是自己在生活上卻是如此的節儉樸素。
當媒體采訪時,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位老人慈祥而和藹,身穿的衣服就如普普通通的農民伯伯裝扮差不多,也不過幾十元,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官架子的氣,而平時還深居在自己幾十年的老房子里,裝修老舊,生活上就用自己6000元的工資,座駕也是2001年的歐塞。當看到這里,我們真的很為這位給全天下造福的老人感到敬佩,由衷的祝愿他身體安康,生命之樹常青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