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就對友情的要求越來越高。真情假意見識多了,有時候就太容易看破一些真的假的朋友。所以隨著年齡增長,朋友們漸漸走散了,這也正常。當活得越來越清楚,就失去了一些糊里糊涂的快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蘇芩 ????
除夕那天,斷斷續續收到好幾個祝福微信,無一例外,都是轉發過來的文字加表情組合體,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沒有驚喜,也沒有意外,回復一句“謝謝,同樂”,便再也無話。
這樣的祝福方式,在有些人的朋友圈里盛行,看到好的也會轉發給好友。而我,似是奇葩,從未轉發過這樣的微信內容。
記得很多年前,手機漸漸盛行的時候,人手一部,每到除夕,習慣給所有認識的人發送一條祝福短信,很認真,極具儀式感,然后等待對方的回復。而在網絡時代,每個人的手機都像一部小電腦,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卻慢慢的少了真誠的問候,少了很多儀式感。
曾經的那些人,漸漸消失在手機的那端,不再發短信,不再打電話,朋友圈點個贊,代表還在關注彼此。
打電話成了沒必要的事。微信還不存在的時候,我還在大學里沉淀,那個時候,手機還是最簡單的配置,最常用的功能除了打電話發短信之外,就是看看電子書瀏覽幾張圖片。那個時候,網絡還是3G,而現在,我們正在等待5G的全面到來。那時的我,常常在沒事可干的傍晚,撥通好友或家人的電話,一句句閑聊。那個時候,距離很遠,卻惦記著那些人。
智能手機鋪天蓋地而來,微信成了手機必備APP,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目的就是可以玩微信,微信可以群聊,可以視頻,可以語音,一個APP的功能替代了傳統手機的所有功能,甚至更好。我們不管相隔多遠,都可以面對面聊天。
時代的發展之快令人唏噓,科技縮近了距離,卻讓心墻更加牢固。我們相隔千里,卻只在朋友圈了解彼此,我們時常聊天,卻離對方的生活很遠,我們知道對方的軌跡,有時羨慕,有時幸災樂禍,少了單純,多了攀比。
可是常常聊天,常常點贊,常常關注,卻依然不知道,你到底過得好不好?
旅游時,匆匆看一眼景區,擺拍,拍視頻,最后發個美美的朋友圈,這場旅行結束。
午后看書,書沒翻幾頁,擺拍一張照片,發幾行文字,發送朋友圈,假裝是個文藝青年。
送孩子上課,舞蹈還沒跳,先拍照片,發朋友圈,好像已經培養出了一個舞蹈家。
而實際上,旅行時,翻遍衣柜,穿上自認為最漂亮的衣服,拍照結束,哪管妝容是否還完好,我們的旅行,是給別人看的。
看書時,其實已經很累,畢竟都要為了生活奔波,哪有那么多時間琴棋書畫。
送孩子學舞蹈,是我們的放松時刻,畢竟現在的孩子,不費掉半條老命是培養不出來的。
可是這些狼狽,大都隱藏在心里,用盡全力去生活,朋友圈里卻是風輕云淡地享受。圈里圈外,兩張面孔。
生活本已經很累,誰都想做人生贏家,可是天平的兩端,難得平衡。誰沒有糟心的事?誰沒有難過的坎?誰又沒有夜深人靜的不如意?
有時候,不用活得那么清楚,糊糊涂涂,開心就好。
累太多,忘了曾經無憂無慮時的開懷。那些年,我們認真發過的祝福短信,那一端的收信人,你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