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服才是最省事,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讀的書多,外面的世界也見過,就覺得自己能說服父母所有事情。
他們辛辛苦苦幾十年來的世界觀不可能就被你幾句話輕易的改變,反而是來回的爭吵中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所以得哄,好兒女對待父母得甜言蜜語,哄他們一時的開心;說了的話未必做,有時候可以多給他們打錢解決,記住不要被父母控制,這種態度的核心是: “我不受你控制,但我對你特別好。”這種對待父母的方式,比“我們想控制對方,勢同水火,但心里都愛對方”要健康太多了。
這樣就有了比父母當年更多的機會去交到很好的朋友,找到很好的結婚對象,在職場上取得很好的發展,做一個比父母更出色的關系達人。所以自己要變強大,要學會哄,要我愛你們,但是我的世界我做主。當然最重要的是,自己選的路,可能再苦,也要走下去,而不是懊悔的說“都怪你們當初沒勸我”。這句話只要說一次,你就會退步成父母的附屬品。
如果你成年后活著的意義仍然是父母的期待和贊許,你在做各種事的時候都會動作變形,不是為自己而活。
做到以上這些之后,你就可以慢慢從被動接收者,轉化為一個可以向父母輸出觀點的人。你的人格被尊重,意見被看重。你已經真的成熟起來,可以作為父母的依靠了。
很慶幸我很小就獨立了,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決定,大學也是跑到北方上學,現在算是有穩定的三觀,會使用邏輯工具,對于是非和利益的判斷,有一套自己的標準,絕對不會完全依賴于父母的見解。
現在有互聯網和搜索引擎,年輕人獲得的信息量有了極大的增長,驗證真偽和推導結果,都比父母那一代人要容易得多。我說過老年人的經驗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了,所以凡事要自己做決定,事后結果好與不好,責任都要自己承擔。差點跑題,如何與父母相處,記得要哄,好困哈,堅持記錄每日心得,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