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對人工智能行業方面創業分析非常精辟。和移動互聯網一樣,人工智能會在基礎層,通用層和應用層三方面依時間順序產生不少新興科技公司,人工智能的基礎層比如芯片研發,通用層比如圖像識別,聲音識別等,應用層比如人工智能律師,教育結合等等。
現在的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類似于2010年的前幾年,那時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層開始積累并成熟,蘋果iphone剛出來(基礎層的硬件和操作系統),更加開放的android系統剛出來(更開放的免費基礎層的操作系統),小米剛剛在這一波浪潮中不早不晚創立,后來移動互聯網進入到通用層公司快速發展階段,各種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技術層面的提供API的公司出現,高德地圖,UC瀏覽器,極光推送等公司,再后來一波起來公司,比如美團,滴滴,貨車幫等一大批o2o型公司,都是依靠移動互聯網這一波新技術在各細分應用場景下成立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典型的技術應用層。
新技術由于提高了各方面的效率(技術本質是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導致帶來大量人使用而形成的人口紅利,本質是新技術帶來的紅利。同樣,人工智能這一波科技浪潮會和pc和移動互聯網發展軌跡相似,但會遠過之不及,移動互聯網有點給人類的身體帶來了第6個器官,這個"器官"改變了人與人交流的方式,改變人和部分物交互的方式,但僅此而已。而人工智能會以硅基的結構來全方面服務碳基結構的人類,人類局限性的計算能力,硅基的人工智能會全面超過;人類某些局限性的識別能力,人工智能也會全面超過;等等。
總之,現在大多數人看人工智能,就好似當年百度李彥宏看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有點像酒駕",不清醒不知路在何方,等回過神來錯失巨大機會,今日頭條就是這樣在移動互聯網的新場景下無心插柳培養成用戶一種新的信息獲取方式,在pc互聯網下那種百度入口并鼠標點擊的獲取方式,變成現在個性化推薦并手指下拉獲取方式,人工智能新技術因為會提高效率而帶來新的應用場景,從而新的技術紅利,人工智能會十倍于移動互聯網規模在各應用場景下應用,本質上是提高了運作效率,節約了成本,認人類變得更懶,科技的最終的驅動力就是讓人變懶。
以前為最近對人工智能的淺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