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幸福學習法,對我們以及我們去教育孩子學習都非常有幫助,給我們指出了一種跟我們受的教育、平時學習方法和態度截然不同的學習觀念。
作者認為學習有兩種動機模式:溺水模式和性愛模式。
溺水模式的兩個特點:(1)有從痛苦解脫的強烈愿望(2)一旦解脫,我們常會把那種舒適誤認為是幸福。這種模式重視結果,避免失敗,而不是在過程中去體驗,也不會出現心流狀態,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感覺幸福就是因為我們處于溺水模式。
性愛模式是同時可以得到當下與未來幸福的模式,讓學習本身成為一種快樂的事情。幸福是我們追求的終極財富。在這中學習方式下我們可以體驗到過程中的快樂,也容易出現心流狀態,既感受到了快樂,也展現出了最好狀態。在心流狀態下,我們全神貫注、不收打擾也不分心,沉浸在體驗本身,能夠有效學習、成長、進步。
那么如何出現心流狀態呢?文中說擁有清晰的目標是心流體驗的前提。當你接受的任務難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與你的技能相匹配時才有可能出現心流體驗,否則會出現焦慮或者乏味。
作為家長,孩子的教育引導者,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追求快樂并且有意義的學習方式,創建適當的家庭和學校環境,幫助孩子平衡當下與長遠利益,同時能夠獲得快樂和意義,讓孩子從小就明白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須依靠自己的付出與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幫助。讓孩子在過程中去體驗掙扎、困難、挑戰,豐富其生活,讓孩子明白情緒好壞與物質多寡之間并不存在緊密的聯系。幫孩子去追尋自身價值和獲得心流體驗,培養孩子求知的熱情,把學習轉變成一種迷人而美好的旅程,貫穿于整個生命對幸福的追求之中。
活在當下,全然接納自己,把正在做的每件事作為人生的組成部分,告別分別心,專注于正在做的事,覺察并接納自己不安、恐懼、快樂和幸福等所有情緒,這些都是追求幸福過程中的體驗,永遠不要浪費從困境中學習的機會。把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和學習當做一種特權,享受其中的感覺。
制定學習計劃,包括個人成長和專業成長,在美麗學習中,用心去尋找快樂和意義,把計劃規律化、習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