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我,不要替我做判斷。這句話,是瑯琊榜中身負血海深仇的梅長蘇對蕭景睿說的。蕭景睿因為希望好友遠離是非之地,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生活中你應該也遇到了很多給你做判斷的人吧。
父母為了讓你留在身邊,給你安排的相親,說是為了你好。你與男友吵架了,朋友說這樣的男人就該分手。畢業了找工作的時候,很多人告訴你要留在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雖然父母在不遠行,但這不是絕對,年輕人總有自己所熱衷追尋的事物,在青春的年紀本能的對于新鮮事物的追求,世界不是需要一個人力量而是需要一群人的推動。而你的種種想法,都被一種設身處地自以為了解你的人說出來的話所扼殺。
每個人能看到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在表面上的,即使一個人說真心話也無法將自己完全表達給你,更何況還有很多你不得而知,別人也無法詳說的隱情呢。之前網上有流傳一句話,世上是其實沒有感同身受這一說。自己的痛苦也只能如人飲酒冷暖自知。我們都習慣了從主觀上去看一個人,去了解一個人。現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這個日益缺乏安全感的年代,缺少了太多的耐心和愛。
也許很多次,你覺得在高中之后、大學之后、工作之后、成家之后,在遇見你以前的朋友的時候,你覺得他們已經不是你記憶中的樣子。你覺得是他們變了,可是也許你從未真正的認識過他們。人總會在時間的磨煉下成長,不管長成什么樣,這背后都有造成他變成這樣的理由。也許,你該做的事,了解一下,這些年,他都經歷了什么,續上一杯好酒,相談一下空缺的過去和吹一下對于將來的牛逼。吹過的牛逼實現的人并不多,至少知道他其實在茍且的生活下其實也有追求。
人成熟后,便會發現現實生活中的限制有很多。從盲目沖動的少年在碰撞了一身傷后明白了要小心翼翼的生活。越過這些限制的地雷,讓自己可以巧妙的過完這一生。所以很多智者名言的開頭,是以不要,不要的句式。所以我們也愛看這些智者名言來在這方寸之間把握一段恰好的距離。與常人所不同的是,這些判斷是用很多錯誤,嘗試,經驗換來的。至于采不采用,那就看個人的了。沒有絕對的智者名言,大多是人生常態的總結,同一片世界下,其實大部分人有自己不同的經歷。大地上無所不在的參差不齊。
大部分的人只看的到自己境遇的悲傷,只有一腔對自我的深深自我憐惜。只能看見自我的道路在前行的途中是無限曲折。而看待別人,總會覺得別人應該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每個人都能突破自己處的環境,有更多的選擇,世界會改變狠多。以已度人,他人未必有更好的選擇。所以,在不能支持的基礎上,你只要抱有一份理解或傾聽的姿態就好。這對于做選擇的人,就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