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觀摩案例感受
一棒咨詢師:雷慧麗
二棒咨詢師:趙衛紅
三棒咨詢師:吳薇
來?訪?者:C女士
觀?摩?人:卿尚芝
咨詢問題:親子關系的溝通問題
? ? ?? 來訪者C女士在咨詢之前有點急不可待,在雷老師與其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有點自顧自的介紹自己的情況(可見咨詢的愿望及想改變的程度),從搞對象——結婚—房子—生孩子以及由于坐月子導致的婆媳關系……,到這后雷老師禮貌打斷了,澄清了今天的咨詢問題(貌似跟這些沒有什么關系)是想解決跟孩子之間溝通有障礙的問題(扯回到孩子身上),但C女士解釋說,是根源,由于這些問題,導致她將孩子在0-3歲這段時間送回娘家撫養(原始親子關系的后缺失),沒帶在自己身邊,3歲之后接回,感覺孩子對自己很疏遠,也覺得自己對孩子虧欠太多,就沒原則沒規則地去補償孩子……雷老師再次禮貌地打斷來訪者的陳述,溫和地詢問孩子現在多大了,成家了嗎,跟你們一起住嗎(將咨詢問題再次拉回來)?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次詢問發生時間(從什么時候開始的?),C女士很細心地描述了孩子從初中開始就跟父母有溝通關系障礙了,孩子初一在學校被同學敲詐(受到傷害)但沒有告訴他們(孩子沒有安全感,不信任自己的父母能保護他,C女士也未察覺孩子異常,失去了很好的溝通保護孩子的機會),到初二才知道(但也并未采取任何彌補的措施去解決孩子心靈上的創傷),只是覺得學校的素質不太高,由于孩子成績不太好,上了職高,后來雙轉了專業,在此期間孩子學會一些壞習慣,比如抽煙(在這個時候,C女士心里是焦慮的),把孩子放到妹妹的家里進行代撫養(又把孩子拋開了,而且沒同孩子商量,可以說是武斷。這個時候C女士心里有重重的挫敗感,也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同時讓孩子在妹妹的公司里上班,一年之后回來,C女士這個“全能“媽媽又讓孩子去參軍,兩年以后回來就上班了,單位不錯,但是孩子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認為是父母替他安排的,并且對自己及姨母有恨意(C女士原話:懷恨在心),一棒協雷老師咨詢結束。
? ? ?? 二棒趙老師語速、反應較快,總結了一棒雷老師的詢問結果,了解了孩子的成長經歷,并接著一棒老師的咨詢問題往下開展,澄清了來訪者C女士曾經有過的咨詢經歷和經驗(點得好,相當于進行了小小的釋疑),直接進入正題,孩子的問題需要孩子自己解決,今天晚上我們的咨詢目標是:怎么解決C女士與孩子的溝通(相處)有障礙的問題,同時也給予了來訪者肯定和贊美(是一個好母親,負責的母親,非常愛孩子的母親),再次詢問親子關系溝通障礙發生的時間點以及是什么樣的力量或者是什么事件影響了C女士,促使她來做咨詢想要改變這種關系呢?C女士覺得孩子上班以后(從部隊回來還可以),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和相處模式又回到從前,并且孩子跟同事不怎么來往,聯系的朋友只有少得可憐的幾個戰友,長此以往,擔心孩子的人際關系問題,繼而害怕孩子成家立業的問題(……真正的動機,也是動力吧)。趙老師把關鍵的問題挖出來了(厲害,點贊),步步為營,緊接著:您認為孩子有什么樣的人際關系才算是正常呢?具體說說你們和孩子之間怎樣相處和溝通才算正常呢(深入到來訪者內心,影響和引導來訪者去思索接下來需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二棒趙老師咨詢結束。
? ? ?? 三棒吳老師語速反應一點不遜于二棒趙老師,總結了一棒二棒的咨詢結果和收獲,肯定了咨詢者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共情了一個母親的心情(各種都有點吧,這一棒的時候網絡卡得厲害,有時候聽不清楚說了什么),核心問題來了:為什么把一個24歲成年的、已經參加工作的孩子當孩子(此孩子非彼孩子喲)呢?促使來訪者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過度溺愛,無節制補償,各種包辦等,以致于協商的語氣都帶著一種管控的氣息……在此,吳老師和來訪者進行了換位思考的練習,讓來訪者自己深入體會一個成年孩子的無奈(以抽煙為例)(此處網卡,以致于掉線踢出咨詢室……),當時來訪者C女士心理感觸頗深,也觸動最厲害,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控制,自己的叛逆……而現在,自己則成為了當年的母親,對孩子愛得太多,給的自由太少;經常把孩子當孩子,為孩子包辦了很多事情(沒有民主化)……最后的結果想必各位看官都應該知道了吧,哈哈,為三棒吳老師點贊?。。?/p>
? ? ?? 來訪者方面:心情比較急迫,很愛孩子,缺少方式方法導致目前的相處模式和溝通障礙,迫切想改變關系的心情非常強烈,也積極配合咨詢師的引導,夫妻關系不錯(改變親子關系很關鍵的因素)。
? ? ? 我的感受:三位老師的咨詢過程都非常的精彩,非常棒!雖然一開始來訪者有點難搞(學過一些心理學),但都被老師們“拉”著“帶”著“引領”著傾聽著鼓勵著,肯定、共情具體化,情感、內容表達及影響,完美呈現;在此場咨詢中,大受感動,C女士的某些行為也印證在自己身上,愛而不得,是因為用錯了方法,在親子關系中,怎么去愛,怎么去彌補(補償),都是有公式的哦,希望我們每一位媽媽們都掌握這一點,好好和孩子相處,愛孩子,就相信孩子,相信他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其實我們無法想象孩子有多愛父母,為了父母,他們真的能忍受很多委屈,做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如果他們由于缺少社會經驗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就陪伴他們一起分析事件的各種原因,共同渡過難關。感謝大白實戰咨詢團隊給予的觀摩機會,同時感謝三位老師呈現的精彩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