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周一例會:
1、船長在北京的感覺:勢頭很好,但人才的培養比較慢。家校共育是一個值得深耕的地方
船長去教育部做了工作匯報,部里會來長沙考察,將長沙作為一個家校共育創新的示范地。
我們培養一個家校共育的督導至少需要2年,我們還很缺人,現在一個督導都是管2個學校。現在不是機會的問題,而是人才的問題
2、為什么生長在不健康的家庭模式下,最后也會選擇不健康家庭模式長大的伴侶,因為熟悉那個模式。
3、下一步獵鷹號全員,都要回到自己,回到關系里。主班和督導自身沒有療愈好,在帶班的過程中就會特別痛苦,會遇到很多的沖突。船員是不健康的人際關系模式,主班如果同樣是不健康的人際模式,很容易掉在坑里。
4、沒有一段關系不是齊頭并進的,不可能要求一個人,平臺始終愛你。督導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模式,不要害怕,我特別喜歡你有困擾說出來。可惜的是你不說,壓抑,切斷關系
5、跟用戶做朋友的問題:客戶要有健康的關系模式,才能有這種復雜的關系模式
6、一個視頻講現在的商業模式:
同理心商業化
線上線下化
提升效能
7、一個沖突:獵鷹4號的船員,船長在獵鷹號啟航時說到在獵鷹號上有雙證學習,船員覺得少了少兒教練的學習,梧桐在解釋的時候,有點冷硬
梧桐說,當被質疑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好,船員在進倉時就說了對督導的期待,船員說督導不怎么樣的時候,梧桐說不接受,在督導艙哭,向船長求助。向船長求助后的感受:感受到背后有人,而不是我一個人在撐,有安全感。得到身后人的幫助,很治愈,讓我必須要撐住的這種狀態放松下來了。同時,自己對船員,對身邊人有完美期待。船員對督導也有完美期待。
8、我們要成長的是清晰自己的模式,也清晰別人的模式。從看不清到看清自己的模式,這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這個過程也很痛苦。
9、督導比船員高在哪兒,不是完美性,而是自省性,內看的能力比船員高一點,就能很好的做示范
10、比如在一個企業工作8個月,沒做出成績,想換一個環境,再換一個環境,也許8個月都堅持不下去,這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自己心力的問題。如果堅持在船長平臺5年,一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11、船長面對船員的質疑,是每天的事情,因為船長做的事情,就是不確定性的,這是反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的
12、做一件事,如果靠繃緊的意志,很容易垮塌,而要讓自由意志占主要地位
13、船長跟紅霞(梧桐的沖突案例)溝通的感受:紅霞要的是一個確認,害怕被騙,同時確認關系
14、董明珠,一開始把直播說得一無是處,但后面直播賣貨賣得很起勁。我們要做的是對人真誠要堅守,對事要適應情景,允許變化,事情只有角度,沒有絕對的對錯。要知道哪些是需要堅守的,哪些是需要變通的。
15、督導不是完美的,不能因為督導有這個角色就需要完美,不給督導容錯,我怎么培養一個督導?
督導就是先扛著這個角色,慢慢靠向這個角色,包括做媽媽也是,肯定是先做了媽媽,然后不斷實踐和學習,才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做督導也是。沒有一開始就是一個卓越的督導。只有到了督導的位置,才發現督導的視野是不一樣的,才知道自己需要成長的地方在哪里,不再督導的位置,你是看不到的。
生而完美,一開始就是完美的,或者說很快就是完美的,一定沒有這個路徑,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時間,你給自己生命體時間嗎?
16、很多船員關心督導的成長,其實是把督導當父母了,當做權威的力量了,其實你的成長與改變,跟你遇到的督導的強弱沒有一點關系,只跟你自己是否覺察,反思有很大關系。督導精進與卓越,那個成長是長在督導身上,跟船員一點關系都沒有。
17、這次獵鷹5號,想在入校營打開一個窗口,讓獵鷹5號伙伴參與進來,但這會引起一波沖突。有上線就有不上線的。
上不上線帶班,上不上線督導,只是兩條道路而已。上線是一條成長的路徑,不上線,同樣是一條成長的路徑,想成長,處處都有成長的空間。
不上線,是給你的保護,后面有一個更大的犒賞,不是只有主班角色,督導角色才能修自我。
18、很多船員的模式是這樣的:好的不與自己關聯,壞的一定跟自己關聯,造成很大的內耗。適應性的模式應該是這樣的:好的一定跟自己關聯,不好的不跟自己關聯。
19、船長是一極度向內審視的人,創業看身邊有多少人幫我,我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對我自己的要求,你不了解的,不要輕易評判,評判別人是很容易的,只是將你的憤怒投射出去
20、一定是要自己去做一次,親身體驗,才能破掉那個舊有的模式,并且是反復體驗。真正的體驗了這個關系網,唯有在河里游,才會學會游泳
硬,是因為有一層厚厚的殼,是一種防御。如何柔和下來,只有體驗到安全和包容。好的班班,是讓船員信任這個關系網絡,而不是信任你這一個人,只有體驗過,才能信任。
21、讓你不舒服的地方,一定是有成長空間的地方。
22、很多人習慣是看到別人的力量而看不到自己的力量
23、看清楚父母的模式,也看清楚自己的模式,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討好型的人,往往找的伴侶是控制型。
在相戀的開始,喜歡這種包裹感,是熟悉的模式,但到了后來,我發現手腳打不開,開始不舒服了
24、首先要破掉恐懼,才能有精進的可能
25、信任這件事,對很多人來說很難破,因為他從小生活在不安全的環境里,他沒有體驗過摔下去被妥妥的接住的感覺。
26、會跟人,是一個非常智慧的人生哲學,如果遇到一些人,都是在講別人不好,一定不要跟。選領導,一定要選不管在什么情景下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的領導
27、大家一定是遇到沖擊,遇到質疑,遇到反彈,才會穿越。
李惠:獵鷹3號
想修復與老公的關系
冷戰
雙方的模式,看的清清楚楚,道路需要你自己走
在獵鷹號上的表達不多
都是非常不健康的關系模式
從你對自己的了解開始,你看不見他,因為你自己就是那個很弱小的小孩,覺得自己很弱小,所以你看不見他,愛人在你這里感受不到你看見他
你要做到接受他的前提是你先看到你自己,擁抱你自己
你們倆的模式,是渴望,又推開
互動,言語行為,有很多的人際扭曲,你同樣也是,冷暴力,憋著不說,覺得說了沒用,或者不知道怎么說,或者說了就吵架
對自己是缺乏看見和了解的,也沒有深度去擁抱你自己
我想對他好,給他買衣服,他不穿,覺得我是浪費,早餐做好了他又不吃
你愛的表達方式,是你從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做了很多事,但是不說,默默的做事,自己覺得愛的方式,不一定是對方需要的,沒有聆聽對方需要的是什么
先不要把焦點盯在核心矛盾上,先放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擁抱自己
英杰:
英杰,你很有力量,只是你把這個力量用在攻擊自己身上
不知道是否能夠重建?
你不需要知道,就像嬰兒一樣,就當做自己是一個嬰兒
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這里的人,覺得這件事是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就行了
好好活在這個體驗里,不用糾結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不用評判
上不上線,從來不是評判,只是一個角色而已,做媽媽是一個角色,做船員是一個角色,做督導是一個角色
只有角度和立場
不是矯情,只是歷史感覺而已,患病就好好患病,不用想那么多,不要什么都想要。在療愈艙的小伙伴,一方面在療愈艙,同時又丟不下獵鷹號的艙,就是沒有好好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