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邂逅簡書,接著遇見齊齊老師、蔣坤元老師、成悅老師、李菁老師等等堅持寫作輸出的文字追光者。就在幾分鐘前看到朋友圈里齊齊老師的照片,一年周而復始,更具知性美了。字如其人,理解為文字如其人,在這些老師身上便體現得恰如其分。齊帆齊老師知性,蔣坤元老師深邃,與君成悅老師堅毅,李菁老師溫柔。
邂逅之初,并沒有堅持。對于剛剛畢業的我,工作顯得更重要,有更多的時間,我會花在熟悉工作上,漸漸將堅持寫作這件事拋在身后。每一個下決心的瞬間都可以是開始,在朋友圈里看到007加入007,選擇拾起初心。
某位前人說過,寫作是為了光陰流逝使我心安。原本私以為是,精心留下的文字會烙上時光的印記,是為了證明我曾經歷過。堅持寫日記后發覺,即使記錄的只是只言片語、一點點心得,也仿佛給逝去的一天畫上了完美的句號。為什么是完美的呢?因為矛盾與困惑也在我的筆下,我不是略過不計,而是放在明天或者今后去解決。凡以文字記錄,必將在心底留下印跡。
最近重讀三毛,學生時代的所思所感已然不明顯了。讀到愛人荷西去世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極致的悲痛與極致的孤獨重重疊加,穿行于字里行間。書里的三毛是真正的宅,不喜被人稱呼為三毛,試圖埋葬這個名字,埋葬這個代號親歷的撒哈拉?;氐脚_北,回到第二故鄉,都會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掛念她,為了見她不惜疾言厲色。
文字工作者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吧,我羨慕的狀態。一本書一杯茶一支筆,在家里可以待一整天。打開家門,外面都是迎接你的好朋友。又如李菁老師長住湘西小鎮,通過一根網線連接著我們這些讀者,鏈接這大千世界。
不止一次想過,以一篇什么題材的文章,作為自己加入007,遇見戰友們的第一次。在這午間小憩后的片刻空閑,看到同事隨意趴在桌上休息。獲得心安的同時,在思索007可以帶給我什么。
答案我想是,也期待是有始有終。堅持寫作、堅持早睡早起的開始,以終為始,獲得去南極的資格后,以另一篇與007的邂逅結束不曾愧對自己的7年。
蝸牛很笨,終其一生都要成為善良堅毅有趣的某某。